胸痛是自觉症状,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历过,症状及病情有轻重不同,发生胸痛了,很医院的急诊诊治。因为害怕胸痛可能导致猝死,每年在急诊科,会有大量的胸痛患者就诊,这其中有一小部分患者确实属于危险胸痛如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等,需要紧急救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但是大多数属于低危胸痛,很多患者胸痛症状发作持续短暂,不太影响生活。胸痛属于中医的“胸痹”范畴,导致胸痛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种特殊类型的胸痛,虽然经过详细的常规检查及中西治疗,很难见效,可能是“肝着(zhuó)病”作怪。 肝着病是个古老的中医病名。早在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撰写的《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中就有论述“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正如古代经典中的记载,患者常常感觉短暂胸痛发作,持续几秒钟或几分钟,程度不剧烈,伴有胸部胀闷或刺痛,经常自己用拳头敲打胸痛处,甚至用脚踩踏才可以缓解下来,有时喝些热水也可以缓解疼痛。其实肝着病的发病率并不低,常常被诊断为心绞痛、神经官能症、肋间神经痛等,但是治疗如果不得法,常常疗效很差。肝着病发作时常常被认为是急性的心脏疾病而就诊于急诊科,作为一名高年资的急诊医师,杨赛医师最近又就接诊了一位这样的患者。 荷塘区56岁的高先生,最近半年经常感觉胸痛,隐隐作痛,或刺痛或胀痛,发作时间以休息、闲暇时为多,工作或运动时很少发作,每次发作时就用力捶打疼痛处后可以明显缓解疼痛。因为害怕心肌梗死,高先生多次急诊就诊,常规检查没有问题,医生考虑“胸痛查因:肋间神经痛?”,建议服止痛药,回家观察下。近日高先生胸痛再发,遇到了急诊中医经方门诊的杨赛医师,通过仔细询问病史,终于有了答案。 原来高先生的胸痛,是肝的经脉气血瘀滞导致的。《唐容川医学全书》论述“盖肝主血,肝着即是血粘着(zhuó)而不散也。血生于心而归于肝,由胸前之隔膜,以下入胞室,今着于胸前隔膜中,故欲人踏其胸以通之也。”在休息、闲暇时,因为没有肢体活动,气血流动缓慢,甚至瘀滞,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所以容易胸痛发作。这时候通过拳头敲打或运动,可以加速胸部的气血流动,改善气血瘀滞状态,故能缓解症状。高先生的症状正好符合中医“肝着病”的诊断,杨赛医师根据患者四诊资料,非常自信的给患者开了5剂旋覆花汤的加减方治疗。高先生复诊时,高兴的说“这次的中药很管用,当天就见效了,胸痛症状减轻了许多,即使发作也不需要再用拳头捶打胸痛处了。” 1、经常胸痛,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搞清诊断,以免误诊漏诊。 2、“肝着病”是个古老的中医病名,临床可有各种表现如胸痛、胸闷、心烦、气憋等,有时被诊断为精神心里疾病、肋间神经痛、神经官能症。 3、胸痛的原因不一,需要辩证治疗,中医治疗办法很多,疗效可靠。 急诊中医经方门诊简介 中医药治疗疾病历史悠久,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经多次重大疫病的考验,仍然得以繁荣昌盛,中医药功不可没。经方是中医药历史发展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基本来源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诸方,组方严谨,用药精简,价格低廉,疗效显著,故历代名医莫不以经方为宗。急诊中医经方门诊以“经方惠民”为宗旨,致力于常见急症及内科疑难病研究,安排了既熟悉急诊急救知识,又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经方专家坐诊,期望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服务。 杨赛医生简介 杨赛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出生于中医世家,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从全国名中医池晓玲教授,曾受经方名医黄仕沛教授及沈宝藩教授指导,潜心研究中医经方学术。擅长运用经典古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外感疾病、眩晕症、头痛病、腰痛病、关节炎、郁证、多汗症、失眠、健忘、代谢综合征(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调理、肿瘤术后调理及内科疑难杂病。 坐诊安排:周二、周三、周四全天在门诊二楼(诊室)急诊中医经方门诊;周五、周六全天在门诊一楼急诊内科门诊 预约就诊- 编辑: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img.com/mbyfl/120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