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治愈方法 http://pf.39.net/bdfyy/zjdy/150516/4624568.html“ 这一段时间,权健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一度让不靠谱的保健品这个话题,重新占据大众的视野。而且保健品的受害者不仅是成年人,还有未成年人。 马上就要过年了,送礼也难免和保健品打交道,怎样避免让自家小孩子、老年人被不靠谱的保健品祸害呢?今天「价值阅读」这篇文章就给各位家长解惑,希望大家都能擦亮眼睛,让自己与家人的身体真正健康。 ”来源 国馆(ID:guoguan) 01 世界上哪些人的钱,最好挣?答案不言而喻:老人、女人和孩子。而刚刚好,中国这么多不靠谱的保健品,瞄准的就是这三类人。 老人怕病怕死,女人怕丑怕老,孩子怕营养不良。因为怕,所以买,买个心安,买个乐意,保健品当然不愁销路。但很可惜,中国的保健品乱象多,骗局多,玩坑蒙拐骗的不少。 前年晚会节目上,一名保健品销售员透露出秘诀:「不是在于这个产品的好和坏,而是靠你的督导。我们这边的老顾客,就算你卖一泡狗屎,他也会情愿去买。」 来源 央视 图片来源 央视财经 但好歹买了狗屎,泡水冲服,味道不佳,还没啥用,也不至于吃坏身体;但有的不靠谱保健品,不仅要你的钱,还会要你的命。 湖南隆回的田霞女士,43岁,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经营一家食品批发部,日子本来过得和和美美。 结果有一天,一名顾客到店里买烟,看见她脸上有黑点,告诉她:「你这是血液里有毒,要排毒,吃我们的产品就能好。」 经不住对方一番忽悠,田霞真转账了1万块,买下了保健品。但其实,这些保健品的成分主要是蘑菇、金针菇、丝瓜、蜂蜜、麦芽糊精、玉米淀粉等,配方简单,成本可能只有几块钱。 本来田霞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玉米淀粉、蜂蜜本来就糖分高,吃完后身体不舒服,头疼脚疼,最严重的时候站都站不起来,只能躺在床上,还一直呕吐。 医院,她都不去,因为保健品贩子告诉她:「坚持吧,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这正在调理脾胃。」结果几天之后,田霞晕倒,抢救无效死亡。 来源 新湖南 因为轻信不靠谱的保健品宣传,田霞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那么问题来了:马上就要快过年了,走亲戚串门,回家孝敬老人,有的人想着要送点保健品,但市面上这么多不靠谱的保健品,我们该如何避免掉坑里呢? 图片来源 央视财经 02保健品误区一:营养越多越好 保健品的一大类,是营养补充剂,各种维生素片,补钙补铁补锌的保健品之类。很多人觉得营养保健品越多越好,多吃反正没害处。但其实大错特错。 陕西宝鸡的小伙杨飞,16岁的时候,因为学习压力大,睡眠不好,还经常磨牙,一拍脑袋觉得自己是缺钙,他老妈去药店,给他买了几瓶液体钙,还有补充维生素的保健品。 杨飞说:「觉得对身体好嘛,而且想着吃保健品也没啥害处嘛。」于是,他就长期服用该品牌的保健品,一吃就吃了整整七年。 7年以后,23岁的杨飞,体重已经飙升到70公斤,肚子上长满赘肉。最可怕的是,胸部隐隐作痛,还有胸闷、心慌的症状。起初不以为意,结果胸部竟然长出两个肿块! 去医院检查,结果吓了一大跳:原来是乳腺发育!好端端一个男孩子,竟然开始乳腺发育!医生说,罪魁祸首,很可能就是这些保健品。 有可能这些营养素或保健品里,添加了雌性激素成分。 来源 华商报 图片来源 央视财经 无独有偶,扬州某位八旬老汉,家里人也一大堆一大堆营养保健品,买给他吃,结果同样也开始乳房发育,越来越大,还长出硬肿块。 来源 扬州网 那你说,这些不靠谱营养保健品,胡乱添加了雌性激素嘛,如果没添加,就只有单纯的营养,是不是就对人很好呢?同样并非如此。 其实稍微一查新闻你就知道,有小女孩补锌过多,补得性早熟,有孕妇补营养过度胎儿过大,或者囟门早闭……此类新闻,已经太多太多。 国外有研究,跨度达19年,对名女性进行跟踪调查,发现经常服用营养补充品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人,死亡风险比不这么做的人,要高出2.4%。 另一项研究也发现,经常摄入维生素B6和B12补给品的男性患肺癌的风险是其他人的两倍之多。 来源 网易 可见,营养并不是越多越好。本来不缺营养的,你非要去补充,反而容易补出问题来。 建议:不要随意买营养补充剂类的保健品,缺什么才去补什么。至于你该不该补,怎么补,医院的医生啊,不要拍脑袋想当然。 03 保健品误区二:保健品能治病 有一些针对中老年人的保健品,号称可以治疗癌症、高血压、糖尿病,能强身健体、包治百病,比医院里医生开的药都可靠有效。 很多中老年人,真相信了保健品这些夸大其词的广告,结果耽误病情,把身体搞垮。 浙江的程先生,48岁,是知名企业家,应酬很多,工作很忙,三年前得了高血压。医生的建议是:药不能停,得吃降压药把血压控制住。 程先生担心「是药三分毒」,觉得自己还年轻,不想依赖药物,让自己变成药罐子。于是,他想到另外一条降血压的方法:吃保健品。 反正市面上那么多神奇的保健品嘛,买来吃,可以试一下。而且有钱任性嘛,各种有名的牌子、贵的牌子,他才买。 吃了一段时间后,他觉得身体好一点了,更加坚信是保健品起了作用。于是,干脆就把降压药停了下来,只吃保健品。 结果不久后,头晕得厉害,感觉世界都在天旋地转,医院检查,吓坏了,血压几乎飙到了!临床上已经算是重度高血压。 还好程先生也没有别的啥疾病,人也还算年轻,不然很容易发生中风。 来源 浙江在线 △销售人员的夸张宣传 图片来源 央视新闻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提醒过消费者:要科学、理性看待食品、保健食品广告和宣传,凡声称疾病治疗功能的,一律不要购买。 保健品只是保健品,不能治疗疾病,绝对不能代替药品!有时候吃了保健品,觉得身体好了一点,基本上只是心理作用。 建议:该吃药得吃药,对于广告宣传过于夸张、绝对化,宣称对疾病有治疗功能的保健品,都不要理会。 04 保健品误区三:采用老传统老方子的保健品,一定没害 不少中国人,常常过于迷信「古人的智慧」,觉得老祖宗说的一定全是对的。于是,很多保健品,它的保健原理,就来源于传统的智慧、传统的方子。 虽说古人的智慧挺牛逼,但不可否认,也有一些糟粕的地方,未必全都是对的。 比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曾记载:「何首乌气温苦涩,苦则补肾,温补肝,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 于是,现代的一些保健品,基于李时珍的理论,加入何首乌,宣称能让白头发变黑,并且认为对人没啥害处。 南京的李女士,虽然才50多岁,但已经是满头白发。这让她很苦恼,一面染发,一面求助于保健品,希望保健品能帮她长出一头乌发。 听说「何首乌能生发」,她买了一款含有何首乌成分的保健品。吃了五盒以后,时常感到泛酸水,出现呕吐乏力,小便发黄的症状,最可怕的是全身皮肤,还有眼珠,都变成了黄色! 医生表示:这是乱吃含何首乌的保健品,引发的肝脏损伤! 虽然经过治疗,李女士身体已无大碍,但是保健品引起的肝损伤,却是不可逆的,已经无法修复! 来源 荔枝新闻 图片来源 看看新闻 事实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也提示过,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可能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 古人的智慧,可没指出何首乌的肝损伤风险。一味迷信古人强调的「滋补作用」「生发功能」,不考虑它们潜在的风险,那么最终受害的人,就是你自己。 建议:对于传统经验不必过于迷信,对于打着传统旗号的保健品,也要留一个心眼。当传统说法,和现代科学证明发生冲突的时候,请相信现代科学。 05 保健品误区四:来自外国的高科技保健品,一定是好的 既然不能迷信古人,那么,对于来自科技发达的西方保健品,是不是该无条件信任呢? 何况,这类保健品,常常用一大堆你听不大懂的科学名词,什么「左旋肉碱」「酵素」「DHA」之类,听起来就很高级,想想应该很有效吧?连见多识广的外国人都说好,你有什么理由不说好呢? 可惜,外国人也经常被不靠谱的保健品忽悠啊!外国人说好,外国卖得好,广告词上整几个高科技名词,并不见得,这些保健品就靠谱。 美国男子保罗·卡尔森,患有皮肤病,多年到处求医,都没办法治愈。于是,他只能转而求助于一种保健品,名叫「纳米胶体银」。 这玩意又是「纳米」,又是「胶体」的,首先名字听起来很有科技感。何况,早有科学家研究发现,银离子能够在体外杀菌抑菌。 你看,银离子能杀菌,我这种保健品含有银,你吃进肚子里,在你体内杀菌,就能达到保健的效果?对不对?这逻辑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但问题是,体内杀菌和体外杀菌是两码事,杀菌和让你不得病是两码事,让你不得病和把你皮肤病治好,又是两码事。这个逻辑,恐怕很多人都想不通。 商家利用了一点点有根据的科学原理,再夸大化,加入高科技的名词,就忽悠了不少人。卡尔森被忽悠上当,买了这种纳米胶体银。 商家虽然宣传这种保健品没有害处,但卡尔森长期服用之后,导致银中毒,全身变成蓝色,连脾脏和肝脏都变成了蓝色!一下子变成了《阿凡达》里的纳美人! 后来甚至又发现,纳米银对肺部、神经和皮肤也有毒性!就这种坑害人保健品,在市场上还流行了好些年,才被美国食药监局禁止。 来源 科学网 明明不靠谱的东西,却被包装为高科技,却还被那么多外国人认可购买。可见,风靡国外,采用所谓来自国外的高科技,也未必靠谱。 建议:不必崇洋媚外,号称采用国外高科技未必就有效,风靡国外未必就好,毕竟外国人里面也有很多傻子。 △各种胶体纳米银保健品 06 保健品误区五:有专家背书,一定靠谱 很多保健品宣传,还喜欢拉上所谓专家来背书。但问题是,那些有一大堆头衔的专家,未必就是真专家,也有可能是伪专家啊。 去年特别火的新闻。 有个叫刘洪斌的老太太,在电视里,一会伪装成「北大专家」,宣传能「清除糖毒」的神药,宣传服用她这药品,有糖尿病也能放开吃喝; 一会她又成了苗医传人,专治咳喘,主推什么「苗仙咳喘方」; 一会她又穿上蒙古服饰,成了蒙医代表; 此外她还有中华中医医学会镇咳副会长、东方咳嗽研究院副院长、中华中医医学会风湿分会委员、某医院退休老院长等,多个听起来可以唬人的头衔。 但可惜,全是假的。这位刘老太太不是专家,倒更像是一名演员。 来源 凤凰网 那你说,要是有真专家背书呢?你说你查过,如果专家的头衔是真的,是不是一定可信呢? 也未必。如今这个年代,隔行如隔山。专家主攻的领域也有所不同,可能在某些领域他有发言权,在其他领域就未必。 举个例子,著名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上很牛是吧?但他晚年同时也沉迷于炼金术,你不能因为牛顿很有名很权威,而觉得炼金术也是靠谱的,对吧? 建议:不要迷信所谓伪专家,哪怕对于真专家,但跨了领域的话也要留个心眼,对于相关保健品的说法,最好是整个科学界公认的,才比较可信一点。 图片来源 都市频道 07 你知不知道,历史上吃保健品吃得最多的是哪个群体?是中国的皇帝。 而古代最牛逼的保健品,就是号称能让人长生不老的丹药。 皇帝们喜欢补这补那,都吃得不亦乐乎。但其实当时大家没意识到,他们吃的仙丹,含有汞、砷等有毒物质,吃得多、死得早。 例如唐朝一大票皇帝,如唐武宗、唐穆宗等,都是吃丹药中毒死的,三十来岁就死了。 中国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39岁。而排除掉夭折的婴儿,没那么多保健品可吃的普通人,他们的平均寿命可达57岁。 数据来源 动历史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靠谱的保健品,不仅不能保健,反而还会要命。 其实要养生,也没那么多弯弯道道可走,正常吃吃喝喝就可以啦。三餐规律,营养均衡,勤于运动,是必须的。 除此之外,远离不靠谱的保健品,恐怕才是最能让你长寿的养生秘诀。 福利活动 价值阅读官方自营店 每周五开展「图书特惠」活动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本周特价图书:《朝花夕拾》 七年级上册必读书目 原价:28.80/本 超值特价:9.90元/本 活动时间:01月18号-01月20号 ↓长按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