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   固崩止带,崩带不止。如赤石脂

  但是,不良作用:大多收敛邪气,凡邪气未尽之证当慎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

1.清泄火热――治热证、火证,如黄芩、栀子清热泻火。

2.泄降气逆――喘咳、呕恶,如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止呕。

3.通泄大便――便秘,如大黄、枳实泻热通便。

4.燥湿――湿证,如苍术、厚朴苦温燥湿。

5.坚阴(泻火存阴)――阴虚火旺,如知母、黄柏泻火存阴。

但是,不良作用:大多伤津败胃,津伤和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使用。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1.补益――正气虚弱。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

2.和中、缓急止痛――用于脘腹四肢挛急疼痛,如饴糖缓急止痛。

3.调和药性――调和药性、中毒解救。如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

  但是,不良作用:大多腻滞碍胃,令人食欲不振,凡湿阻、食积、气滞腹胀者慎用。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1.发散――治表证,如麻黄、紫苏能发散风寒,发汗解表。薄荷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2.行气――治气滞证,如陈皮、木香有行气除胀,健脾调中之效。

3.行血――治血瘀证,如川芎、郁金能活血化瘀,用于气滞血瘀之痛证。

  但是,不良作用:大多能耗气伤阴,故气虚阴亏者慎用。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1.泻下或润下通便――大便燥结。如芒硝泻热通便

2.软化坚积、消散结块――治瘰疬痰核、瘿瘤、Y瘕痞块等症。如海藻、牡蛎消瘰散瘿。

  但是,不良作用:不宜多食,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尤当如此。有的咸味药如芒硝能伤脾胃,故脾虚溏泻者慎用。

淡,“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

  渗湿利小便――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证。如薏苡仁通草、灯心草、茯苓、猪苓、泽泻等。

  但是,不良作用:大多能伤津液,凡阴虚津亏者慎用。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故本草文献常以酸味代表涩味功效,或与酸味并列,标明药性。

  收敛固涩――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症)。如莲子固精止带,禹余粮涩肠止泻,乌曲骨收涩止血等。

  不良作用: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

  以上是五味药性的基本内容。但就某一具体药物来说,则当具体分析。药物的味往往单味者少,多数药物具有几种味,对这些药物功效的认定,必须全面综合并结合临床疗效来认识概括。此外,上述的五味作用,只是药性的一个方面,对于药物性能的全面认识,必须结合其他特性,才能全面地掌握药物功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img.com/mbyfl/135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