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nbao 今天是三伏天的“中伏”。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意思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属“三伏”,“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热。今天,多地迎来“高烧”模式,我国局地气温高达41℃。专家提醒,在高温天一定要当心热射病。 当心热射病!小孩室外玩20分钟全身出血不止 专家还提醒,高温天一定要当心患上热射病。热射病属重度中暑,死亡率50%。近日,江西的一名10岁小孩,在室外玩耍20分钟,患上了热射病,全身出血不止。 21日上午,江西10岁的刘鹏在室外玩耍时突然晕倒在地,家人以为是普通的中暑,医院检查是热射病。 据急救医生称,医院时体温达39.6℃。在抢救过程中,嘴巴、鼻子……到处都在出血,皮肤毛细孔也有出血点,这是典型的热射病。 △资料图 “热射病简单地说就是中暑的危重状况。”医生介绍,“对于重度中暑患者,这类人群的急救需要赶紧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脱去衣服,可用冷毛巾或用毛巾包裹冰块置于头、颈、腋下、腹股沟等处,再及时拨打,医院接受进一步救治。”医生表示,如果患者休克后被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并送医,死亡率很可能降到20%。 何为热射病? 热射病,简单地说就是中暑的危重状况。 中暑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暑前兆,第二阶段是热痉挛,第三、第四阶段的热衰竭和热射病被归类为重度中暑。患者的身体症状从最初的乏力、恶心、呕吐、腹痛逐渐恶化至休克、体温超40℃、器官开始衰竭。 如何预防热射病? 医生表示,日均湿度大于73%、气温超过30℃,或者日最高气温超过36℃的情况下,最容易引起中暑。如果出现乏力、头晕、胸闷、低热、没胃口、拉肚子等症状,就要注意是否中暑,要及时采取措施。 “多饮水,适当吃些防中暑的药物和食物。”医生提醒市民,随着气温升高,发生中暑的概率会更高,特别是老人、孕妇、小孩,有心血管疾病、在户外劳动的人群要特别注意,尽量不要在中午气温比较高的时段外出,做好房间的通风,不要一整天开着空调。 中伏养生知多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进入中伏,高温闷热,暑湿之气乘虚而入,易使人心气亏耗,稍不注意,往往会引发苦夏、中暑等疾病,头昏脑涨,精神不振,毫无胃口,动不动就拉肚子,还会心烦气躁,也有人“挥汗如雨”过度出汗。医院内科骆天炯主任中医师提醒市民,夏季饮食少苦多辛加点酸。 1:西瓜、绿豆汤不宜冰镇食之夏季的五行属火,“火曰炎上”,即是温暖、上升,具有温热、升腾、活动、上升的作用,而五脏归属为心,“心为君主之官”,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夏时心火当令,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酸能收、涩,有助于固表敛汗,多食辛味,如葱白、姜、蒜、香菜等避免心气偏亢,有助于补益肺气、化湿等,还要注意提高食欲。值得注意的是,百姓都知道“苦”夏,适当吃苦可以泻心火,但要注意过量食用苦味食物,反而会引起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 另外阴阳学角度看,夏月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如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因其外热内寒,故冷食不宜多吃,过量定会寒伤脾胃,引起上吐下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 2:不防阳暑防阴暑炎炎夏日,市民都知道高温环境下活动引起中暑,却不知,除了这种高热、多汗的“阳暑”外,中医还有一种称之为“阴暑”,就是过度贪凉(过食冷饮、凉水洗澡、直接睡在地上等)造成的无汗、恶寒、腹泻腹痛、浑身无力,而这类人群反而增多。 因此要注意不能过度贪凉,减少寒凉食物对肠胃的刺激,平时多吃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 3:挥汗如雨要警惕其实出汗是人体的正常现象,天气炎热、穿衣过厚、情绪激动、劳动奔走等,都会引起汗量增加,但是也要注意过度出汗要警惕多汗症。这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汗腺过多分泌的一种疾病,诱因很多,除了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内分泌失调、糖尿病等疾病会导致多汗症外,像精神高度紧张、情绪激动、不良的饮食习惯都会诱发病情。 中医一般采用止汗、健脾、去湿来进行治疗。暑湿仍较重,可以选择如薏米、冬瓜、扁豆等健脾祛湿的食物,尽量避免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适当做些锻炼,听听舒缓音乐、散散步,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熬夜,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消息来源:央视新闻、中央气象台、中华万年历等 编辑整理:刘延正阮思喻 中国食品安全报 食品企业及监管者的资讯新媒体 搜索nbao 新媒体投稿:cfsn21 .呼和浩特白癜风医院白癜风的根治方法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img.com/mbyhl/11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