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不辛被确诊非小细胞肺癌腺癌4期,失去了手术机会。好在还有很多治疗手段可以尝试。在化疗打底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生活。第一轮化疗结束回家休息,预设好了各种可能情况,唯独忽略了夜间盗汗。 盗汗真的是个难受的状况,整夜整夜出汗,几乎半小时就需要换一次隔汗巾/全身衣裤/床单,折腾的我和媳妇儿两夜都没有睡觉,只能白天找补回来(但是白天还需要多次进食,所以实际也没法休息)。 好在经过短暂的一天的调整(实际最后也不知道是作对了什么),夜间盗汗得到了扭转,至少可以相对睡个整夜了。折腾过来后,职业病就犯了,想了解下,肿瘤患者到底该怎么应对盗汗——实际也怕后续化疗又出现严重的盗汗,想为下一次不期而遇做好准备。 开工!打开好久没开的电脑,检索,归类,总结。算是给自己一个记录和交代吧! 如何定义盗汗? 实际上不存在盗汗的正式定义,很多定义来源并不是基于确定的医学主题词,而是仅仅为了特定临床研究而定义1。 比如有定义为如下各种: -前一个月反复发作的夜汗2; -仅在晚上或主要在晚上发生的不寻常的出汗3; -在过去一个月的夜间,晚上出汗过多4; -即使在过去一个月里您的卧室里温度不太高,晚上还是会出汗5。 这些五花八门的定义,其实从患者角度来说(自带角色沉浸感了),毫无意义。但是继发性多汗症的确和特定的病理原因,包括内分泌、感染、肿瘤、心血管、药物或毒性以及神经损伤相关。所以,知道了答案,心里也踏实了,就好好应对好了。 盗汗程度的分级? 类似盗汗的定义,它的分级也不是完全基于确定的医学主题词6。但是职业病还是觉得这种分级,还是有那么一丢丢有用的。 -轻度:不洗澡,不换衣服,不换床单 -中度:需要对患处进行清洗,可能会扰乱睡眠,无需更换衣服或床单。患者会主动提及出汗症状 -重度:大量汗水,需要换衣服或床上用品,或两者都换。 回想下自己那两夜过的,应该是重度了。一边换衣服/床单,一边补水,太折腾人了。 如何干预盗汗? 对于肿瘤患者的夜间盗汗这个问题,其实看完文献,会有点小绝望。因为没有什么好的干预手段。文献中绝大多数提到的干预措施,似乎都是针对局部多汗症的。比如像我这种全身性的出汗,医生也就给了个体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