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为广告,与文章无关)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近日,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公示了年第12批拟批准登记农药产品名单,称根据《行政许可法》和《农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将第九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第三次委员会议评审通过的60个新农药产品相关信息予以公示。要求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实名反馈(对未实名反馈的,将不予以回复)。 公示时间:年12月3日至年12月9日 联系单位: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药政处(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邮编: - 传真:- 电子信箱:icamags@agri.gov.cn 拟登记名单中,包含以下9个国内首登原药产品。 序号 公司名称 产品 含量 1 山东海利尔化工有限公司 丙硫菌唑 95% 2 巴斯夫欧洲公司 双丙环虫酯 92.5% 3 比利时比尔清植保有限公司 缬菌胺 98% 4 日本三井化学AGRO株式会社 吡噻菌胺 99.7% 5 浙江博仕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螺螨双酯 95% 6 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苯并烯氟菌唑 96% 7 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丙硫菌唑 97% 8 意大利意赛格公司 精苯霜灵 95% 9 安道麦马克西姆有限公司 氟烯线砜 95% 10 上海群力化工有限公司 砜吡草唑 98% 丙硫菌唑 丙硫菌唑是拜耳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广谱三唑硫酮类杀菌剂,毒性低,无致畸、致突变性,对胚胎无毒性,对人和环境安全。不仅具有很好的内吸活性,优异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持效期长,而且作物增产明显。同三唑类杀茵剂相比,丙硫菌唑具有更广谱的杀菌活性。 丙硫菌唑是由拜耳发现、开发和生产的三唑硫酮类杀菌剂,年上市,现市场已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其中,包括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等。 丙硫菌唑在上市后的10年(除2年外),几乎没有停止过增长,并于年达到了历史颠峰水平,其全球销售额为8.55亿美元。—年间,丙硫菌唑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9.8%。 ▲—年丙硫菌唑的全球市场走势 、年,丙硫菌唑的全球销售额分别为8.00亿和7.90亿美元,虽同比均有下滑,但都与当年全球市场的起伏相一致。所以丙硫菌唑本身并未出现“硬伤”,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它仍会有向好的增长预期。 丙硫菌唑已上市60多个国家,其中,巴西是丙硫菌唑的第一大国家市场,年的销售额为2.84亿美元,其后分别为加拿大(1.02亿美元)、法国(0.83亿美元)、德国(0.76亿美元)、英国(0.65亿美元)、美国(0.28亿美元)等。 双丙环虫酯 巴斯夫旗下双丙环虫酯发现于生物发酵产品,为丙烯类(pyropenes)化合物,是一种全新的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剂,具有起效快、高效、广谱等特点。该成分被国际杀虫剂抗性行动委员会(简称:IRAC)归入9D族的首个、同时也是唯一一个杀虫剂成分,与市面上现有虫害管理系统无交互抗性。 双丙环虫酯通过干扰昆虫弦音器的功能,导致昆虫对重力、平衡、声音、位置和运动等失去感应,使昆虫耳聋、丧失协调和方向感,进而不能取食,失水,最终饥饿而死。双丙环虫酯能有效降低因昆虫介体传播的病毒病和细菌性病害;具有优异的杀虫(蚜虫、粉虱等)效果;持效期长;对害虫的多种虫态有效(对卵无效);具有优秀的叶片渗透能力;其剂型独特,耐雨水冲刷。 缬菌胺 该产品于年获得首次登记,年获欧盟批准,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病害特别是霜霉病,登记作物包含:葡萄和马铃薯。 年,Isagro将产品资产转让给Isagro和Chemtura合资公司ISEM,年,ISEM将产品资产授权给Belchim,Belchim随后独家授权富美实在拉美、北美和其他地区开发登记、生产和销售含该成分产品。 吡噻菌胺 吡噻菌胺是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发现、由三井化学和杜邦等共同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是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中、继萎锈灵之后上市的第10个产品。 从销售额来看,吡噻菌胺在SDHI类杀菌剂中排名第八,但其近几年增长迅速,—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8.5%,在该类产品中拔得头筹。 研究表明,吡噻菌胺不仅对锈病、菌核病具有优异活性,而且对灰霉病、白粉病和苹果黑星病防效也很好。日本和法国的大田试验表明,叶面施用吡噻菌胺可以很好地防治苹果黑星病(药效与醚菌酯相当,优于代森锰锌)、苹果白粉病(药效与己唑醇相当,略逊于醚菌酯)、黄瓜灰霉病(药效与异菌脲相当)和黄瓜白粉病(药效优于四氟醚唑)。 在吡噻菌胺正式上市之前,杜邦便与三井化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其市场;后来,先正达又从杜邦获得的授权中分得一杯羹;日本曹达也积极投身到吡噻菌胺的市场开发中。俨然,吡噻菌胺已成为跨公司、跨国家的国际型产品。在多家公司“相中”吡噻菌胺时,其未来增长应该不可小觑。 螺螨双酯 螺螨双酯英文名称为spirodiclofendiester,化学名称为3-(2,4-二氯苯基)-2-氧代-1-氧杂螺[4,5]癸-3-烯-4-基碳酸二丁基酯。螺螨双酯属于非内吸性杀螨剂,通过触杀和胃毒防治卵、弱螨和雌成螨,其作用机制为抑制害螨体内脂肪合成、阻断能量代谢,与常规的杀螨剂无严重的交互抗性。 螺螨双酯对全爪螨属、叶螨属、始叶螨属、瘿螨属等均有很好的防效,可用于柑橘、葡萄、茄子、辣椒等作物的螨害治理。螺螨双酯不仅具有螺螨酯持效期长的特性,其活性也高于螺螨酯。 苯并烯氟菌唑 苯并烯氟菌唑(试验代号SYN)是先正达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是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该杀菌剂主要用于谷类作物,对小麦、玉米和特种作物等多种作物的主要病害有杰出防效,可很好地防治小麦叶枯病、花生黑斑病、小麦全蚀病及小麦基腐病,特别对小麦白粉病、玉米小斑病及灰霉病有特效,对亚洲大豆锈病防效优异。其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及三唑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可以和多种杀菌剂复配使用。 苯并烯氟菌唑是广谱叶用杀菌剂,是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作用于病原菌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上的蛋白复合体Ⅱ,即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dehydrogenase,SDH)或琥珀酸-泛醌还原酶(succinateubiquinonereductase,SQR),影响病原菌的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阻碍其能量代谢,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导致其死亡,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精苯霜灵 精苯霜灵对卵菌门真菌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活性,特别是Peronosporaceae(霜霉科)真菌,例如疫霉属(Phytophthoraspp.)、单轴霉属(Plasmoparaspp.)、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spp.)、指梗霉属(Sclerosporaspp.)、盘霜霉属(Bremiaspp.)、腐霉属(Pythiumspp.)等。可以用于生产防治马铃薯、番茄等茄果类作物晚疫病,啤酒花、葡萄、莴苣、洋葱、大豆、烟草等霜霉病。及疫霉属真菌引起的草莓疫病、观赏性植物疫病和腐霉属引起的草坪根腐病等。除了可以作为叶面处理药剂外,精苯霜灵还可以与其他的杀真菌剂进行复配开发为拌种剂。 为了扩大精苯霜灵的防治谱,可以选择将精苯霜灵与灭菌丹、代森锰锌、霜脲氰、百菌清、王铜、咯菌腈等进行复配。 相对苯霜灵,精苯霜灵去除了无活性的S体,活性提高,使用量减半,增强了在环境中的降解和代谢速度及环境的安全性,具有不错的前景。 氟烯线砜 氟烯线砜是最近20多年中开发的唯一一个新化学杀线虫剂,具有触杀活性,可使种植者摆脱多年来对熏蒸型杀线虫剂的依赖,同时避免施用熏蒸剂所带来的一些不利后果。氟烯线砜毒性低,环境风险低,使用简单,在防治线虫方面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此产品已在美国登记用于番茄、辣椒、秋葵、茄子、黄瓜、西瓜、哈密瓜和南瓜等水果和蔬菜作物防治线虫的危害。 砜吡草唑 砜吡草唑(Pyroxasulfone)化学名称为[3-[(5-二氟甲氧基-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基)-甲基磺酰基]-4,5-二氢-5,5-二甲基-1,2-噁唑](开发代号:KIH-、KUH-),是日本组合化学株式会社开发的可用于大多数作物田的芽前土壤处理剂,其作用机制与乙草胺及其有关除草剂近似,但其应用作物种类广、生物活性远大于乙草胺与异丙甲草胺。 Pyroxasulfone是广谱、具有残留活性的除草剂品种,可有效地防治狗尾草属(Setaria)、马唐属(Digitaria)、稗属(Echinochload)、黍属(Panicum)、蜀黍属(Sorghum)等一系列禾本科杂草以及苋属(Amaranthus)、曼陀罗属(Datura)、茄属(Solanum)、苘麻属(Abutilon)、藜属(Chenopedium)等阔叶杂草。 为了更好地推广此品种,组合化学与多家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包括富美实、Valent、拜耳等。年,pyroxasulfone的全球销售额为1.35亿美元,—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 年第12批拟批准 登记农药产品名单 请识别白癜风诊疗康复外伤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