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时间 http://pf.39.net/bdfyy/bdfyw/160313/4786509.html CMC 《中国医疗美容》作者俱乐部 “医疗美容专家风采”栏目公告 “中青年医师风采”栏目公告 编者按 腋臭常与多汗症同时存在,这种特殊臭味是由于腋窝微环境中的细菌与顶泌汗腺分泌物相互作用引起,因此又称之为顶泌汗腺臭汗症。 小切口顶泌汗腺修剪术,是目前比较公认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术后血肿形成、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时有发生,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给患者带来不少痛苦。为了减少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探索了两种安置引流条的方法对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年第10卷第2期 DOI:10./j.issn.-..2. 欢迎订阅《中国医疗美容》期刊 临床资料 共81例双侧腋臭患者,女性46例,男性35例,年龄18-38岁,平均年龄24.4岁。改良组为A组左侧腋窝43例,右侧腋窝38例;传统组为B组左侧腋窝38例,右侧腋窝43例。两组采用自身配对设计,在年龄、性别及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临床方法 术前腋窝常规备皮,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抱头,双上肢外展,充分暴露腋窝。标记腋毛范围,大致呈梭形,于腋窝中央沿腋皱襞设计切口,长约2-3cm。采用0.2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肿胀麻醉。 切开皮肤皮下,在腋浅筋膜深面,用剪刀钝性撑开,采用钝性与锐性相结合的方法剥离,使皮肤连同顶泌汗腺及浅层脂肪与深层筋膜及深层脂肪分离。剥离腋窝皮瓣的范围超过标记线1cm。弯钳夹持切口下真皮,牵引皮瓣,手指按压皮瓣,剪刀紧贴皮瓣深面,修剪顶泌汗腺及浅层脂肪组织。将皮瓣外翻,直视下修剪残余的毛乳头及顶泌汗腺,尽量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生理盐水将切口内游离的组织冲洗干净。修剪切缘约2mm宽皮肤。 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安置引流条。用橡胶手套自制5mm宽度的引流条。A组改良组引流条安置方法如图1,尖刀片分别于腋窝术区胸壁侧皮肤、上臂侧皮肤打孔,安置单根引流条,引流条中间一小段从切口穿出。B组传统组引流条安置方法如图2,于腋窝术区胸壁侧或上臂侧皮肤打孔,安置单根引流条。两组均间断缝合皮肤2-3针。无菌纱布填充腋窝,采用弹力绷带加压“8”字包扎法。嘱患者严格限制双上肢活动直至拆线。术后前三天每天换药,之后隔天换药。术后第二天拔除引流条。根据伤口愈合情况拆线。 图1改良的引流条安置方法 图2传统引流条安置方法 (详细步骤清阅读原文) 临床结果 术后第一天,第二天皮下积血评分(表1)A组评分较B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改良组引流更通畅,皮下积血情况优于传统组;早期皮瓣血供评分(表1)。 皮瓣贴附(表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改良组皮瓣贴附更好,优于传统组。A组发生感染2例(2.5%),B组发生感染4例(4.9%)。 (更多内容请阅读原文) 讨论分析 经小切口手术治疗腋臭,采用橡胶引流条引流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但有时会出现皮下积血引流不充分导致皮下血肿形成,从而影响伤口的愈合,甚至出现皮下空腔形成、皮瓣感染坏死的情况。 本研究中采用的改良引流条安置的方法,对传统安置方法稍作改进,无需延长手术时间,也无需增加患者费用,简单易行,皮瓣下发生积血和血肿的情况较传统安置方法得到明显的改善。 患者平躺时腋区引流低位在腋后线,躯干直立时引流低位在胸壁侧和上臂侧,术后渗血、渗液从三个低位充分引流,配合“8”字加压包扎法有效减少了术后皮下积血和血肿的发生。 结果显示改良组皮下空腔形成较传统组得到明显改善,伤口愈合拆线时间也较传统组提前,原因可能为皮下积血积液充分的引流促进了皮瓣与皮下组织的贴附,减少空腔的形成,促进了切口的愈合。引流条的大小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宽度5mm左右适宜,太细了不利于引流,太宽了影响皮瓣的贴附。引流条拔出时间根据情况一般在术后第一天或者第二天,超过第二天局部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后,会影响皮瓣与皮下组织的贴附,并增加感染的机会。 作者简介 林文韬,杨天荣,刘佳 (重庆医院整形美容烧伤科) 《中国医疗美容》月刊 为方便广大作者投稿 特此发布年4-6月的刊期安排: 年第4期截稿时间4月20日 年第5期截稿时间5月25日 年第6期截稿时间6月22日 请作者根据刊期安排合理选择投稿时间 CN11-/RISSN- 知网万方收录 国家新闻出版署首批认定的学术期刊卫健委主管中整协主办国家级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投稿电话-网络投稿:zgylmr.org.cn / 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ChineseJournalofPlasticandReconstructiveSurgery》(简称“CJPRS”)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编辑的中国大陆地区正式出版的唯一整形重建外科领域英文学术期刊。 刊载整形与重建外科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提高我国在整形与重建外科的临床技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中国医疗美容》 《CJPRS》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主办 《中国医疗美容》邮箱:ylmr vip..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img.com/mbywh/119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