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5岁,体型肥胖壮实。他从小就很怕夏天,非常怕热,一到夏天身上根本穿不住衣服,出门都要带着一条大毛巾,边走边擦汗,只要稍微动一下,身上就跟水洗过一样湿漉漉的。特别是头汗特别多,天气一热,额头上的汗就有黄豆粒大小,一粒粒顺着鼻尖、下巴往下滴,特别难过。他一出门就得带着一个大水瓶,一边喝水一边走,胃口特别好,大便每天一次,小便有时黄。师父切脉右寸关浮,左脉细软。

当时师父还没给出处方之前,我根据口渴,喝水量大,怕热这些临床表现,觉得这就是非常典型的白虎证,也就是内热证,处方就应该是白虎汤领头。另外我考虑应该用承气汤釜底抽薪,从让内热的源头疏通,再加上病人头汗多,那是湿热阻滞中焦,我用茵陈蒿汤利湿热。当时我处方白虎承气汤加茵陈蒿汤:

石膏知母厚朴枳实大黄槟榔茵陈栀子生姜大枣。2剂6天。

当时我自己觉得这个方子的设计比较到位,应该效果不错。

随后师父的处方:葛根汤加黄连汤:葛根桂枝白芍麻黄炙甘草黄连干姜半夏党参红枣生姜。一天一剂。

一对比我跟师父开的方子,两个方子差别也太大了吧!我从经热腑热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师父直接从表证处理,根本没有体现出经热的思路?!虽然师父方子开完了,但我觉得师父应该还有石膏这味药没有开,可是师父貌似没有想要加药的意思。我就故意再次询问了一下病人有关“典型白虎汤证”的表现,想借此来提醒师父。我问:“你平时汗多,口干,喝水量大,是吧?”,“是的”。

我瞄了一眼师父,可是师父并没有出声,只是抽着烟。我就忍不住问了:“师父,明明这个病人是很典型的白虎汤证啊,你黄连都用了,为什么不用石膏、知母呢?”师父说,“白虎汤是清气分热的,但这个病人的脉象病并不洪大,反而是有点软,而且这个病人的出汗集中在上半身,这是上焦有实热造成的”。

师父拿过我开的方子一看,笑了笑说,“你的处方思路很不错,挺好,对经热证有了认识,这是很对的,但是我们医生看病要有整体观,这个病人一过来,我们就应该对病人的虚实寒热的状态要有全面的把握,人的病都是在人的生理上演变出来的。

年轻人的肠道也就使用了十几二十年,如果不是因为父母先天遗传的内热的话,一般来说,年轻人的腑热证是不多的。人体的经热传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年轻人就算有热也是以经热为主,他的热在路上。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身体处于旺盛期,要记住一句话,那就是“泻老不泻少”。

年轻人不能长期随意使用泻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脏腑功能大体上相对充足的,就像春天的树木需要保护一样,不能把这份生机给抑制住,所以非到必要的时候不要轻易用下法。风寒为百病之首,所以治疗年轻人的病应该先从表、从皮毛开始考虑,从轻去考虑,从虚考虑,年轻人的病就在眼前,不要考虑的太复杂了。

至于老年人的脏腑因为用得太久了,经过几十年的演变,脏腑里寒热错杂,所以治疗老年人的病首先要从肠腑的疏通功能方面去考虑,从腑证考虑,从里热考虑,从实证考虑,老年人的病就要







































北京儿童医院看白癜风
白癜风资讯网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img.com/mbywh/12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