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究竟是什么?——且听中医说!

一日,一女子来到诊室,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后………

女子:“大夫,我怎么了?”

大夫:“你情绪有些抑郁,食少纳呆,体倦乏力,并且胸胁胀满,口苦咽干,脉弦细,肝郁脾虚啊!”

女子:“肝郁脾虚什么意思呢?”

大夫:“就是你肝气郁结并且脾气亏虚。”

女子:“既有气郁又有气虚,我想做个检查看看‘气’如何在作怪?”

大夫微微一笑并且说道:“中医里面的气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做检查也做不出来。”

女子略带尴尬的说:“哦~这样啊!有些搞不懂呢!”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元气论”的范畴,指构成宇宙的精微物质。中医学将哲学之气的概念引入到医学范畴,成为医学之气,指人体内活力很强的、运行不息而无形可见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正如《难经》所云:“气者,人之根本也。”

气怎么生成的??

人体之气主要来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三者合而为一身之气。人体之气主要与肺、脾胃、肾等脏器的关系密切。

如果肾、脾胃、肺等脏腑生理功能出现异常,都会影响气的生成,出现身困乏力、少气懒言、脉虚无力等病理表现。

气如何运动的?

气的运动形式,一般归纳为升、降、出、入。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保证了机体不断从自然界中摄取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并通过气化作用,升清降浊,摄取精微,排泄糟粕,维持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动态平衡,促进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气的运动失常主要表现有气滞、气逆、气脱、气闭、气陷。

气有什么作用??

人之气生理功能主要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中介的作用。

推动指激发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推动精、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及代谢等。推动功能减弱时,可导致人的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可使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减弱,出现津液、血液生成不足,运行迟缓,输布、排泄障碍等病理变化。

温煦作用指产生热量、温煦脏腑组织器官、维持精、血、津液运行的作用。温煦功能减退,产热过少,可出现体温偏低,四肢不温,脏腑功能减退,精、血、津液运行迟滞不畅等病理表现。

防御作用是指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及驱邪外出的作用。防御功能减退则会导致卫外功能下降,出现多汗、易感冒,病情缠绵难愈。

固摄作用指气对血、精液、津液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以防止其无故流失。固摄作用减弱可导致各种出血,如:鼻出血、皮下出血、月经过多等,也可导致自汗、多尿、小便失禁、呕吐清水、泄泻滑脱等,或遗精、滑精、早泄等。另外,气的固摄作用还表现在肾气对胎儿的固摄,以及中焦脾气对内脏器官的固摄升举,若肾气不固,则会导致胎元不固而流产、滑胎,脾虚气陷则会内脏下垂或久泻脱肛。

气化作用指气的运动引起的人体内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以及它们之间的

相互转化。气化功能减退则会导致整个物质代谢功能出现异常,如汗液、尿液、糟粕的排泄、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等。

营养作用指气能为机体各脏腑组织提供营养物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营养作用失常会导致腠理疏松、皮肤干燥、肌肉松弛失于濡养。

中介作用指气充斥于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成为它们相互之间联系的中介。中介作用失常则内在精气不能反映于体表,脏腑功能协调能力下降。

它们的作用虽然各有不同,但又相辅相成,密切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气应如何调摄?

认识了气的生成、运动及作用,相信你对气已经有了相应的认识,如果你有相应不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补气、理气。

1.食疗法。如黄芪粥、山药粥、韭菜炒鸡蛋、当归羊肉汤、党参炖排骨等.

2.艾灸法:可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脾俞、气海、百会等。

3.推拿法:舒气会:两掌重叠,置于两乳间的膻中穴,(此穴为人体宗气聚会的地方),上下擦动30次,可舒理气机,刺激胸腺,增强免疫机制。宽胸法:坐位,右手虚掌置于右乳上方,适当用力拍击并渐渐横向另一侧移动,来回10次,以两手掌交叉紧贴乳上,横向用力擦动20次,两手掌虎口卡置于两腋下,由上沿腰侧向下至髂骨,来回推擦,以热为度,可宽胸理气,通畅全身气机。叹息法:全身放松,先深呼吸后,再尽量呼气,在呼气时发出嘘音,并尽力瞪目,重复10次,可调和脏腑,疏肝理气.

4.导引法: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站桩功、提肛功等,坚持锻炼,可增强体质,保持朝气,焕发精神活力。

5.起居法:起居有常,安卧有方,劳逸适度,谨防劳伤。凌晨11点前入睡,子时一阳生,气行至会阴。多擦面,多梳发,多运目。衣着调摄宜忌俗话“春捂秋冻”,即春季宁稍暖,秋季可稍凉。不可过度劳累,切忌子时过后、大怒、疲劳行房。

6.音乐法: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角、徴、宫、商、羽五音称之为“天五行”,对应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养心气最需要的是平和,所以推荐的最佳曲目为《紫竹调》,最佳聆听时间:21:00-23:00;肝顺需要木气练达,适合欣赏的曲目为《胡笳十八拍》,最佳聆听时间:19:00-23:00;最养脾曲目:《十面埋伏》,脾气需要温和,这首曲子能够很好地刺激我们的脾胃,最佳聆听时间:在进餐时,以及餐后一小时内;肺气需要滋润,最养肺曲目推荐:《阳春白雪》,最佳聆听时间:15:00-19:00;养肾曲目:《梅花三弄》。肾气需要蕴藏,这首曲子舒缓合,运用了五行互生的原理,反复的、逐一的将产生的能量源源不断输送到肾中。一曲听罢,神清气爽,倍感轻松,最佳聆听时间:7:00-11:00。

专家风采

王震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王震,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医教研室主任,中医专业带头人。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现任医院(商洛医院)中医学科带头人、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中医教研室主任、中医学专业带头人,商洛市健康商洛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专家,潜心于《黄帝内经》理论研究,临证十余载,长期致力于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擅于以中医经典理论及中医体质学说对常见病与疑难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尤其对胃脘痛、心悸、眩晕、失眠、头痛、月经不调、带下病、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黄褐斑、痤疮、湿疹、小儿咳喘、小儿积滞、多汗症、慢性鼻炎、便秘、尿频、颈肩腰痛等的诊治具有独到见解,疗效显著,患者遍及商洛各县区、西安、咸阳及省内外等地,年门诊量万余人次。承担商洛职业技术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四大经典医著选读》《中医内科学》等课程教学。主持及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担任主编、副主编及编委参与编写《中医学》《中医学基础》《中医养生大辞典》等国家级规划教材及专著11部,发表学术论文34篇,被授予“最美医生”“优秀医生”“优秀教师”“教学新秀”“优秀管理者”等荣誉称号,深受患者及学生好评。

陈宁明

陈宁明,中医科主治医师,祖传中医。毕业于渭南地区中医学校,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40年,陕西省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商洛市中医学会副会长,商洛市“传统医学确有专长人员”,商洛市“干部保健专家”,市直卫生系统优秀服务标兵,对中医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能够独立辨证论治,擅长治疗中医妇科、内科、儿科疾病,尤以胃炎、肠炎、溃疡、结石、高血压病、心脏病、失眠、椎间盘突出、皮肤病、风湿、月经病、痛经、小儿肺炎、发热、咳嗽、湿疹等疾病治疗特长,疗效甚佳。

医师介绍

冯盟盟

冯盟盟,中医科医师,医学助教,本科学历。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专注于弘扬祖国传统医学,长期致力于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先后于西安交大二附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擅长运用中医经络辨证结合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治疗,对鼻炎、面瘫、偏瘫、带状疱疹、扭伤、颈肩腰腿病、失眠、头痛、咽痛等疾病有独到见解,治疗效果显著。主持及参与省级课题2项,参编专业教材2部,先后发表论文5篇。

陈悦

陈悦,中医科医师,本科学历。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立志弘扬祖国传统医学,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先后随名师习方数载,研读岐黄经典,深谙中医理论,善于辨证论治,针药并用。擅长中医科常见病的诊疗,尤其对慢性胃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痤疮、慢性咽炎、月经不调等疾病具有独到见解,疗效确切。

门诊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img.com/mbyxg/117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