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7个嵊州人就有1个是我们的用户 嵊州最权威的新闻平台 小雯雯:很多人都喜欢掏耳朵,而且将耳屎挖出的那一瞬间,耳道内酥软通畅的感觉非常舒服。 小新新:然鹅,医生告诉你:掏耳朵不仅不为卫生,还会损害你的健康,尤其是小孩子! 难道这么些年来,我们都误会耳屎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要不要掏耳屎产生质疑。理由是,耳屎是保护外道的天然屏障,具有防止异物或细菌侵入的作用。掏耳屎不仅会使保护作用消失,还有可能在掏的过程中不慎损伤耳道,甚至造成听力下降。 那么,是不是应该索性就不掏耳屎了?它长年累月地堆积在外耳道内,有没有坏处?究竟该如何正确对待耳屎呢? 事实上,耳屎既不能总掏,也不能一点不掏。多久掏一次,在哪儿掏,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何判断自己的耳屎是干性还是湿性? 日本长崎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耳屎的干湿状态由基因决定,可遗传。研究人员同时认为,决定耳屎状态的基因,与腋下气味(即狐臭)有关。也就是说,有狐臭的人,很有可能有不容易自行排出的湿性耳屎。 经常掏耳屎,有没有坏处? 有。 耳屎具有阻挡尘埃或异物侵入耳道、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以及避免传入声波过度冲击,保护听力等积极作用。将耳屎请得干干净净,就等于清除了这些保护作用,非常不利于耳部健康。 同时,外耳道内的皮肤和鼓膜等组织都非常娇嫩,又比较深,用坚硬的物体(挖耳勺、铁丝、牙签、指甲等)挖耳屎有可能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或伤及鼓膜,甚至造成鼓膜穿孔,伤害听力。长期掏耳朵的慢性刺激还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 还有人喜欢用棉签掏耳朵,以为松软的棉花头不会对耳道造成任何伤害。但事实上,用棉签可能不仅掏不出耳屎,还会将它往里推。耳朵不小心进水,耳屎遇水膨胀还有可能伤害耳道内的皮肤,长此以往容易引发炎症。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耳鼻喉科医生DaleTylor称,用棉签掏耳屎导致鼓膜损伤的病例,不胜枚举。 不掏耳屎,有没有坏处? 有。 前面我们说过,耳屎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存在于外耳道内的湿性耳屎往往分泌更旺盛,也比较不容易自行排出。 水分蒸发后,湿性耳屎会逐渐变硬,并造成外耳道堵塞。如果耳道本身较细较窄,情况将更为严重。医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外耳道耵聍栓塞”,是耳部疾病的一种。 耵聍栓塞并压迫鼓膜可导致眩晕、耳鸣及听力减退,也可出现耳道皮肤溃烂、肿胀,肉芽形成等。 因此,不可对耳屎完全坐视不管,听之任之。 呃……那啥时掏耳屎才最健康呢? 原则:不要自己掏耳屎。如果它让你感到不舒服,医院在医生的帮助下清除耳屎。 干性耳屎可在打喷嚏、咳嗽或咀嚼时自行排出,它的存在不会对听力造成任何不良影响。不建议干性耳屎人群用专门的工具自己掏耳朵。 对于有湿性耳屎的人群来说,耳屎堵塞耳道也许在所难免,但也不建议自己掏耳朵清除耳屎,因为堵塞的湿性耳屎很硬,难以挖出不说,有可能越捅越深,也有可能损伤周围组织。那该怎么办呢? 在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情况时,及时就医。确诊耵聍栓塞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耳屎全部取出后,症状可立即缓解。 女性外耳道宽度直径在8-9.5毫米之间,男性在9-10毫米。天生耳道狭窄,也是耳屎难以自行排出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你的外耳道内径比平均水平更窄,也不建议自行掏耳朵,提供的建议同湿性耳屎人群,感到耳堵、耳鸣和听力下降时,在医生的帮助下清理耵聍即可。 就在前几天,医院的医生们,在儿科杂志上发表了他们建议:用棉签掏耳朵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尤其是小孩子,更不应该用棉签掏耳朵。 每年美国都有大约12,个孩子因为使用棉签,导致耳朵受伤而被送入急诊室。 从年到年,约有,个孩子因为耳朵受伤而被送入急诊室。根据统计结果,位于耳道中部的耳膜是受伤最多的部位。 而耳膜撕裂绝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孩子手中的棉棒。 耳朵不像我们的牙齿,它不必每天清理。频繁使用棉棒会造成耳道划伤,耳膜穿孔和听小骨错位,这些都会直接导致听力下降,头晕,耳鸣等一系列耳损伤症状。 一张能让你觉得爽的图。 而使用棉棒也不会让我们的耳朵更加干净,相反,部分耳腊(油性耳屎,东亚人大多为干性)会被棉棒推回耳朵内部。 我们的耳道本来就有天然的自净功能,如果棉棒将耳腊推回到耳膜方向,最终,耳道也只能像西西弗斯一样徒劳的把它往外运,然而最终也无法自然地将它们排出。 如果你也是“油耳朵”,那么只要将已经流出外耳道的耳腊擦干净就可以啦! 虽然大约99%的耳损伤患者会在不久后恢复,但确实存在情况严重的患者,永远的失去了他们的听力。实际上,我们的耳朵是非常敏感的,我们也应该听从医生的墙裂建议:别用棉棒掏耳朵啦!——尤其是小孩子!! 来源:搜狐、果壳 本期编辑:青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img.com/mbyxg/123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