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度开始。大雪是冬至一阳生之前的最后一个节气,因此是阴寒之气至盛之时,而阳气已经开始萌动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此时段,雪下得大、范围广,故名大雪。

《孝经纬》:“小雪后十五日,斗指壬,为大雪,言积阴为雪,至此栗烈而大矣。”

大雪时节,应该如何养生呢?听一听医院老年病中医专家王东新为大家讲解养生要点。

一、大雪进补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

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也宜常食羊肉、狗肉、鸡肉、虾仁、桂圆、大枣等食物,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产热量多,对于素体虚寒、阳气不足者尤宜。

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像南丰蜜桔、官西釉子、脐橙雪橙都是现在的当家水果。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大雪时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等说法,用以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

可常喝喝姜枣汤抗寒;吃桔子、用薄荷油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大雪的时候吃火锅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些身体虚弱的人在食补的同时,也可以用补肾延年的药物进补,宜选择的中药有:紫河车、蛤蚧、杜仲、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枸杞子等,可和肉类一起做成药膳食用,也可将以上中药浸泡成药酒,在寒冷的大雪时节适度饮用,可滋补肾阳,温通血脉,促进血液运行,帮助人体抵御寒气。

大雪进补,推荐玉灵膏,蜜制桂圆肉,进口西洋参,按照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配方蒸制,大补气血,力胜参芪。

二、顺以天时,静以养阳

《遵生八笺》曰:「仲冬之月,寒气方胜,勿伤冰冻,勿以炎火炙腹背,毋发蛰藏,顺天之道…君子当静养以顺阳生。」

起居宜早眠晚起

起居调养宜早睡晚起,并要收敛神气。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避免大汗,保护阳气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

大雪节气的特点是干燥,空气湿度很低。此外,衣服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贴身,不使皮肤开泄汗出,保护阳气免受侵夺。

夜晚的温度会更低,夜卧时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则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

三、通风健脑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腹部背部也不宜艾灸,以免阳气耗散。

四、注意头部和脚部保暖

传统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头、脚这两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我们该如何保健这两个首尾呼应的部位,以防大雪节气的疾病入侵?

头、脚皮下储存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寒冷刺激由此入内,将会抑制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生病。因此大雪节气保健必须避寒就温,敛阳护阴,做到头暖、足暖。

大雪节气头部如何保暖?

传统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手三阳经脉走向是从手到头,足三阳经脉走向是从头到足,头部是六阳脉汇聚之处,也是阳气容易散发的部位。头部不注意保暖,血管遇冷收缩,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中风。因此保暖必须从头开始。

现代医学认为:头部是大脑神经中枢的所在地,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为头部皮肤薄,血管粗和毛发多的缘故,热能的散发量也特别大。据研究证实,当气温为15℃左右时,头部散发的人体热量约为1/3;气温在4℃左右时,头部散发的人体热量增至约1/2;而气温在零下10℃左右时,竟有3/4的人体热量从头部散发,所以俗话说“热从头上散”。所以冬季头部保暖尤其重要。

1、头部切忌顶风吹。特别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季,更要注意过道风,在风大时应侧身走过,并用手护头。

2、外出时最好戴上帽子,而且要戴能盖住前额的帽子。

3、洗头水的温度最好保持在35℃以上,洗后应立即用电吹风吹干,切忌在头发湿的情况下迎风而走。

4、晚上睡觉时,应关闭好窗门。睡觉时头部应远离风口处。

5、冬季的早晨梳头时,多梳几次头,使头皮微热,这样可以使头部经络气血畅通。

大雪节气脚部如何保暖?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热量不易被血液循环带到足部,且皮下脂肪较薄,抵御寒冷的能力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其抵抗疾病能力下降,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的大雪时节应特别注意脚部的保暖。

1、腿部防寒莫贪靓

女性朋友尽量不要穿短裙、短裤。即使因为爱美想要穿裙子,也应穿由较厚重的毛呢或粗呢做成的裙子,长度以到小腿肚甚至脚踝为宜,不宜只穿保暖功能相对差的连裤袜。此外,尽量减少在潮湿、阴冷的环境里活动,这样就能减少症状发作的机会。如果是长期坐办公室的女性,可以在工作的时候再加一张毛毯覆盖腿部,这样也能起到保护膝盖的作用。

2、坚持泡脚

晚间可坚持泡脚,可起到调理的功效。

脚部有很多穴位,是五脏六腑的反射区,泡脚可以起到调理新陈代谢补气益肾的功效。每天泡脚的时间最好在七点半到九点钟之间。因为五点到七点是肾经运行的时候,过了肾经运行的时候肾气开始虚弱,这个时候泡脚可以有更好的补肾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泡脚水的温度要适中不能太烫,泡脚的时间控制在25分钟左右即可。

3、坚持健步走

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运动过后,日常也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

五、宜增苦绝咸,静摄以迎初阳

大雪是进补的上好机会,但不可太过或乱补,用性味温润的补品为好,以助阳气生发。如果平时就是阴虚、湿热、痰湿体质,冬天进补容易生「内火」:皮肤干燥、口腔溃疡、便秘……

还好,白萝卜可「消食祛痰癖」。好东西吃得多,吃下去用不完就上火生痰了,萝卜这时候就要用上。生吃清热化痰,熟食益脾顺气。特别是吃多了补品上火时,一杯白萝卜汁效果是最好的。

六、学会两招温暖过冬天

方法一:泡脚

1.取艾叶30克用刚开的水放到盆里把它沏开。

2.侯温

用这个水来泡脚并双手搓我们的脚底板来回下我们脚底上有个穴位叫做涌泉穴,这个穴位是肾经的井穴,经常来回搓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补肾的功效,并且能起到安眠的功效。

方法二:泡酒方

1.去买仙灵脾30克,枸杞子15克,杜仲10克,当归10克;

2.用高度酒也就是60度左右的酒一斤浸泡3-5天就可以喝了;

3.每天晚上吃饭之前可以先喝上一两,连着喝上一个月左右这个对改善我们身体的阳虚,经常怕冷有比较好的功效。

大家不要贪杯,有一些女同志不能饮白酒,可以用即墨黄酒泡一下也可以。

七、保持精神良好

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

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未完待续

王东新,男,中共党员,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学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山东省中医药五级师承教育学术继承人,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协会医保管理委员会委员,济宁市医学会老年医学、癫痫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宁市中医药学会脑病、脾胃病、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医院神经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进修学习一年。

主要从事中医老年病专业诊疗工作,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中风后遗症,特别对胸痹、眩晕、头痛、失眠、老年性痴呆等病症的诊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主要学术成就:《神经内科诊疗新进展》副主编,《杞菊加味丸治疗眩晕症临床研究》获市级科研立项,参与《姜建国临床经验总结》市级科研获立项,发表论文《玉屏风散治疗糖尿病多汗症58例》、《杞菊加味丸对老年情志改变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等在国家、省期刊发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img.com/mbyyy/100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