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健康文化传播健康理念 桂枝汤 中医的四大经典名著《伤寒论》中的桂枝汤, 何以担当“第一方”之名? 桂枝汤它的配伍有什么讲究? 主要治疗什么疾病呢? 桂枝汤歌诀 太阳中风桂枝汤,芍药甘草枣生姜, 解肌发表调营卫,啜粥温服汗易酿。 张仲景 《伤寒论》 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方,根据伤寒论的地位和桂枝汤的广泛应用,桂枝汤也可以称为是千古第一方。 桂枝汤有很多应用,最主要的应用是适用于普通人受风感冒刚刚开始,同时运动一下还容易出汗、流较清的鼻涕,可能还有发烧、头痛,或者现在很多人说的风寒感冒。 伤寒论的原文是,“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有点怕冷、怕风、鼻子流鼻涕,有点发烧,有点干呕,可能有时还出点汗。写的非常形象。这就是桂枝汤针对的感冒类型。 中医认为人有卫气和营气两种气,一种是保卫你的「卫气」,一种是滋养你的「营气」,而「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这里的「脉」指的不是经络,而是血管。血管中伴随着血液一起流动的生命能,叫营气;而血管外的肌腠、组织之间的生命能叫卫气。 皮肤腠理比较虚疏的人,当他受到风寒的时候,他皮肤的抵御力不很好,风一吹,就跨过了皮肤的防卫,“风伤卫”,寒邪进入体表,这时需要组织第一道防守反击,把体表的寒气通过出汗排除出去;防止寒邪继续侵入内里。 桂枝汤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桂枝汤含有五味药: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桂枝』 桂枝是樟科植物肉桂树的枝。肉桂树这种植物,中国古代叫它做「梫」树,因为它具有一种「侵」的力量。在肉桂树的周围几公尺的范围,是长不出其它杂木的。 桂枝的药性是辛甘温热的,质地是油润肥厚的。现在研究认为,桂枝能让人心脏活力增加,从动脉更强地把血液泵出去,流到全身。 同时桂枝,还可以治气上冲,使其下达。感冒的时候人有的时候会想吐,吃不下饭,气也容易堵在中焦脾胃,桂枝就可以下气。 『白芍』 白芍与桂枝正好相反,桂枝往外伸展,白芍往内收敛。现在的研究认为,白芍能让人静脉的血往回收,往心脏走。 同时,白芍可以松弛筋脉和肌肉,缓急止痛,还可以养肝血,柔肝止怒。 因此桂枝和白芍合在一起,一个动脉加大泵出,一个静脉加大回收,就让人的血液循环地更好,加强新陈代谢,构成了一个完美的组合。 『炙甘草』 甘气补土,炙甘草在身体加快新陈代谢的时候补充身体的中气,补充中土元气。 甘草如果生用,可以泻火解毒。各种药,加入甘草以后,可以让药性温和,缓而达之。同时又能调和诸药,互不冲突。一帖方中加了甘草,它就会像个和事佬一般,居中做协调人,让桂枝做桂枝该做的事,芍药做芍药该做的事……各尽其分而不相争。 『生姜』 生姜可以强御水气,把身体诸系统中多余的停湿停寒打掉。所以有些体质寒的人吃白菜会没力气,炒白菜时放一点姜就没事。 生姜放在这付药中,可以散寒湿。桂枝芍药让身体血液更好的循环起来,而生姜让身体的寒湿发散出去。 如果没有生姜,桂枝在动脉中的药性就一直沿着血管冲到底,而不能把寒邪打出体表。 『大枣』 大枣肉黄皮红,又甘润多汁,补脾而又能兼入心补心,是养营血的好药。 大枣和甘草一起,补津液,在出汗的时候如果不补充身体的津液,就容易产生新的问题,避免出汗时体内津液损失太多。 这五味药合在一起,主要是加快人的新陈代谢,补充人的营养,发散体表的寒湿。由于加快了血液循环,因此会出一点汗,但本身这付药不是发汗药,服用后身体出点小汗病就好了。不要捂厚被子出大汗,大汗伤津液。 桂枝汤的用法 啜热粥,温覆被,令一时许,微微似欲汗…… ——《伤寒论》 在服用桂枝汤的时候要注意配合进食热粥,加强保暖,大概一个时辰稍稍出汗,也就证明达到了桂枝汤所要的药效。 桂枝汤加减效果不同 『过敏性鼻炎』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苍耳子,辛夷。 『头痛』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羌活,白芷。 『颈椎病』桂枝加葛根汤,解肌发表,升津舒经。 『心脏病气上冲胸』加茯苓、白术即桂枝汤合苓桂术甘汤,苓桂甘枣汤。 『过敏性哮喘』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多汗症(阳虚漏汗)』桂枝加附子汤。 这些调整变化,因人而变,因症而变,这都是为了根据这个人的症来制定针对这个人的方,是一种个体化治疗。 本文来源: 《健康时间》《调和阴阳第一方—桂枝汤》 《个人图书馆》网 本期详细内容 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