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定义为明显多于用于体温调节的出汗过多。在美国,大约有万人患有严重的多汗症,本病对患者的职业和社会交往造成一定影响,导致患者身心疾病及人际交往障碍。 目前多汗症主要通过手术或非手术的方法治疗。一线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是局部注射止汗剂(如氯化铝),这种方法效果短暂,需反复多次使用,效果差、易出现刺激性皮炎;手术方法有胸腔镜辅助的经胸交感神经切除术(ETS),切除汗腺等,这种方法创伤大、复发率高,并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理论上讲肉毒毒素可阻断交感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从而减少汗腺过分分泌汗液的刺激性因素,研究人员通过多次的随机对照研究已证实肉毒毒素A治疗多汗症安全、有效、持久。本文作者临床实践中发现本方法在治疗后2周多汗症即明显改善,持续6-9个月,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率高。术前评估原发性多汗症定义为自发性出汗过多持续6个月以上并伴至少2项以下特征:影响日常生活、双侧对症、频率大于1周1次、家族史、25岁前发症、睡眠时病灶部位停止出汗;最常见的部位有:腋窝、手掌、足底。诊断及严重程度主要依靠多汗症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严重程度,注意排除继发性出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药物、感染、内分泌和神经机能失调性疾病和罕见的特殊性疾病(Ross综合征、Frey综合征、局灶性单侧多汗症LUH)。本文作者使用多汗症严重程度量表(HDSS)。见表一。禁忌症肉毒毒素注射不适用于继发性多汗症、既往行汗腺大块切除、凝血功能障碍、注射部位感染或患者神经-肌肉性疾病的患者。技术腋窝 标记腋毛范围(图1),聚维碘消毒(图2),TB注射器套26或30号针头(图3),每侧选40个注射点(每个注射点相距约8mm),45度进针,进入真皮约2mm,斜面向上注射约0.05ml(图4)。图1用记号毛标记出腋毛范围(紫点),将该范围内注射点想象为一系列方格(绿点) 图2聚维酮碘液消毒 图3使用26或30号注射针头注射 图4每侧注射40点,注射时45°斜面向上进针2mm,达到真皮层注射约0.05ml手掌和足底部位因为该部位神经末梢较多,为减少疼痛可使用口服或静脉注射用镇痛剂。手掌部位作者常使用正中神经和尺神经阻滞麻醉,足底部位作者常使用(冰袋)冷止痛法(注射前15分钟冰袋降温),部分疼痛敏感患者在操作前30-60分钟可外用2.5%利多卡因凝胶。注射部位见图5和图6。图5手掌多汗症注射网格 图6足底多汗症注射网格术后处理患者自身监测出现的不适症状或副反应,作者要求2周后复诊,观察效果改善情况,并建议如多汗症复发时需再次接受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66%-%)。缺点主要缺点是治疗效果不能持久,一般维持6-9个月,需重复注射,发现对治疗超过4次的患者再次治疗时效果变差(考虑与多汗耐受性变差有关,也可能是出现自身免疫抗体)。结论肉毒毒素A是治疗腋窝、手掌、足底多汗症的安全、快速、可靠的方法。那里治疗白癜风最好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img.com/mbyyy/18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