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医院就诊的人数不断增多。盗汗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或凌晨3-4时汗出、或醒前1~2小时汗出、或入睡不久即汗泄,是中医的一个病症名(但需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及结核病等器质性原因引起的出汗)。 虽然西医学检查未必发现异常,但在中医学看来,盗汗是提示人体表里虚实阴阳寒热的一种信号。正如《素问·经脉别论篇》:“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怎么判断是否盗汗?1首先得排除睡眠环境是否过热真正盗汗的人在夜间睡眠,即便是在不那么热的环境中,也会出现皮肤发红、出汗,甚至大汗淋漓的情况。如果房间温度太高,或者盖得太多,导致睡眠期间出汗,那都不算盗汗。最常见的情况是,父母害怕孩子睡觉着凉,给孩子盖得穿得过多(这是中国爸妈一个很常见的坏习惯),因此误以为孩子“盗汗”。这种情况,降低室温,穿少一点,盖薄一点就好了。2盗汗的原因有人说,盗汗是因为得了结核病,还有人说,盗汗就是因为“体质虚弱”,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盗汗呢? 这里先列举几个常见的引起盗汗的原因 1、绝经期 大约有2/3的绝经期女性会出现盗汗。绝经期的女性,身体激素的剧烈变化,会导致皮肤表面的血管扩张,会出现超过平时的大量出汗,面色肤色发红,夜间尤甚。 2、感染 盗汗的确是结核感染的特征之一。但这话不能反着说,“盗汗就说明得了结核”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除去结核杆菌感染意外,其他一些感染也会导致盗汗,比如心内膜炎、骨髓炎、艾滋病,或者身体内部的脓肿等。 3、恶性肿瘤 某些早期恶性肿瘤,可表现为盗汗、体重下降。会引起盗汗的最常见肿瘤是淋巴瘤,还有白血病。但通常恶性肿瘤不会仅出现盗汗症状,会同时伴有体重减轻、低热等等,不要仅凭盗汗就乱猜患上了肿瘤。 4、药物 某些药物会导致过量的出汗。最常见的有抗抑郁剂,此外,常见的退热药也会引起出汗。另外还有烟酸(维生素B3)等也常常引起盗汗。 5、低血糖 很多时候,夜间低血糖也会出现盗汗。比如糖尿病的病人睡前使用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之后,睡眠中出现低血糖,是会流比较多的汗的。 6、激素紊乱 一些疾病会造成激素水平紊乱,进而引起盗汗。比如肾上腺的疾病嗜铬细胞瘤、类癌综合症以及甲状腺亢进。 7、原发性多汗 绝大多数盗汗的人都属于“原发性多汗症”。医学上所谓的原发性就是指没有明确疾病原因的身体表现,也就是说原发性多汗症的没有上述所说的疾病,但就是表现为夜间出汗多。 当交感神经兴奋,比如跑步时,神经信号传递到汗腺,汗液分泌到体表,以降低体温。有一种推测,就是原发性多汗症的人,就是因为交感神经的神经节过于或者易于兴奋,而导致分泌过多的汗液。 通常,容易出虚汗的人的家人,比如兄弟姐妹或者父母,也可能存在这种表现。推测某种基因和原发性多汗症有关。 8、阴虚 春季气候回暖,阳气生发,人体的气血由内向外走;加之熬夜、烟酒过度、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可使人体精神过用,血虚精亏,虚火内生,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作汗。明代《证治准绳·盗汗》:“虚劳之病,或得于大病后阴气未复,遗热尚留;或得之劳役、七情、色欲之火,衰耗阴精;或得之饮食药味,积成内热,皆有以伤损阴血,衰惫形气。阴气既虚,不能配阳,于是阳气内蒸,外为盗汗。”此类盗汗患者往往体型偏瘦,同时伴有腰酸腰痛、心悸失眠、手足心汗出等,与阴虚密切相关。 8、湿热 临床所见盗汗患者,舌红苔少脉细数者有之,舌苔黄厚腻脉弦滑者亦有之。很多患者往往在阴虚的基础上夹有湿热,所谓阴虚湿热证,此类患者往往体型偏胖,多盗汗自汗并见,且出汗量较大,伴口苦口干、身体困重烦热、失眠等,与虚火上蒸,湿随汗散有关。 由此可见,引起盗汗的原因很多,如果要确定原因,需要了解详细的病史,做一些相关的检查。一些人能查到原因,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查不到确切原因。但是,绝大多数盗汗,跟体质虚弱没有关系,只要不是出太多的汗,以至于影响生活了,都不用担心,更不要瞎吃药。 什么时候一定要看医生?室温不高,但仍然几乎每晚都大汗淋漓; 盗汗已影响睡眠质量; 同时伴有其他的表现,比如低热或者体重不明原因的下降。 温馨提示总之,出现盗汗,别想当然地认为是结核,除了上面所说的需要及时看医生的情况之外,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用过于的担心的。 如果实在不放心,让医生检查一下,排除了提到过的常见病因就好。另外,也千万不要想着是不是因为自己体质虚弱,而买来一堆”补药“大吃特吃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北京那所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img.com/mbyyy/18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