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掉 没错,我又调皮了,请把汗擦干以后往下看,以免着凉。 汗液有散发热量、调节体温、排泄毒素的作用,比如运动后出汗、天气热了出汗、感冒了出汗等,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是有些人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出很多汗,严重的甚至坐着躺着一动不动也会被汗水浸透,这在中医里叫做“自汗”,如果只有在睡觉的时候才会出很多汗的叫做“盗汗”,这些都是汗液代谢失常的病理现象,是病,得治疗! 我发现“玉屏风”这个药在广大人群中普及得很好,因为一说到爱出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用“玉屏风”止汗。 这其实是一种思维定势,有利也有弊。我还是想说,想用中药治病就应该用中医的思维去思考疾病,而用中医的思维首先就应该辩证,是表还是里?是虚还是实?是寒还是热?而不是一看到某个病就指定用哪个药。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怎样辩证地来治疗老爱出汗这个病。 继续来说说“玉屏风”这个药,玉屏风的药物组成很简单,只有三味药:黄芪、白术、防风。黄芪是补气的,白术是健脾益气的,防风顾名思义是增强体表抵御风寒的能力的。细心的人一看就会发现,这三味药都是补药,所以玉屏风是专门用来治疗体虚的多汗症的。哪里虚呢?体表气虚!所以它的辩证要点就是表和虚。 健康人在正常情况下是有卫兵在体表巡逻的,这个卫兵就是“卫气”,是人体对抗细菌、病毒等外邪的第一道屏障,同时也是保护体内的水液不会轻易外泄的堤坝。如果一个人的卫气不足了,也就是表虚了,那么他就会比一般人容易感冒、容易被外邪入侵,也更容易出汗。表虚的人往往还会表虚为容易疲劳、懒动少言,舌头颜色比较淡。 如果你抓住了这些表虚的辩证要点,你就会知道什么情况下的多汗症才适合用玉屏风来治疗。 那么既然有表证、有虚证,就肯定还有里证、有实证。 接下来说说里证,也就是说出汗的问题不是出在体表,而是出在体内,体表的卫气是正常的,所以这种情况下你再用玉屏风止汗是没用的,单单补的太多反而可能还会造成卫兵泛滥、边关骚乱而加重病情。 除了卫气不能固守体表会导致出汗,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同样也会造成出汗,那就是体内太热了,逼迫汗液往外跑。就好像烧水的时候火太大了会导致壶里的水溢出去一样。 这个叫做“里热”,往往会表现为口干口渴、烦躁、大便干结、面红等上火的症状。但是分了表里以后,我们还要分虚实,这个火又有实火和虚火之分,中医辨证的难点就在这里,但同时乐趣也是在这里。 关于实火和虚火我在以前的文章《吃了一堆降火药还是上火依旧?因为你不知道这张秘方!》里有介绍过,今天就简单地再说一下。人体在健康状态下是阴阳平衡、水火相等的,如果体内火太多了,那就是实火。如果是体内水变少了导致火相对偏多,那就是虚火。 所以实火我们只要降火就好,对于虚火我们除了稍微降火以外还要把丢失的水补足。为了方便鉴别,我就说一下最简单的区分方法,那就是看舌头上面的那层舌苔,如果舌苔又黄又厚的就是实火,如果舌苔少得可怜甚至一点舌苔都没有的就是虚火。 对于实火汗出,我们可以直接用中成药“龙胆泻肝胶囊”;对于虚火汗出,我一般会用“当归六黄汤”,我常用的药物剂量是当归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黄芩10克、黄连5克、黄柏10克、黄芪15克,以上用量作为参考,最好是找当地的中医师根据病情适当加减。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引起的多汗症,但上面介绍的这三种情况是我在临床上碰到最多的,也是疗效最显著的。最后再强调一下,用中药一定要辩证,要分清寒热虚实! 周毅 医院中医师,中医学硕士 ↑长按北京中科医院骗人骨肽注射液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