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耳针疗法

多汗症祖国医学称多汗,为汗证中之一种。

主穴:交感、心、肺、皮质下。配穴:内分泌、枕、肾上腺、相应部位。

据贝叔英报道:用耳针治疗多汗症4例,显效3例,好转1例(《江苏中医》。又据李惠芳报道的病例:李XX,女,17岁,学生。患者在年开始出现右侧面颊部多汗,平常不活动,患侧有汗珠渗出(健侧无),稍活动或天热时,患侧汗珠滚动,经药物治疗无效,于年8月1日开始接受耳针治疗。取穴:交感、心、肺、皮质下,面颊区。每天针一侧耳穴,两耳交换针刺,留针1小时。针三次后,开始好转。10次(一疗程)后,患侧平时已不渗汗,活动后,出汗稍多于健侧,千10月11日开始第二疗程治疗,针至7次时两侧出汗已基本相同,为巩固疗效,针完此疗程,痊愈(《云南中医杂志》)。

中药治多汗症验方

多汗症是指皮肤出汗过多或稍动即出汗。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脾胃湿热,蕴蒸肌肤,迫津外泄所致;或因素体阳虚,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或因阴虚热扰,阳蒸阴分,津液外越所致。

多汗症是指皮肤出汗过多或稍动即出汗。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脾胃湿热,蕴蒸肌肤,迫津外泄所致;或因素体阳虚,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或因阴虚热扰,阳蒸阴分,津液外越所致。亦与某些精神因素有关,如紧张、焦虑、恐怖、愤怒等。某些疾病如神经官能症、甲亢等也与本病有密切关系。出汗部位多为对称性发生于手掌、足底、前额、腋部和外阴等处,尤以手掌、足底为多见。中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现介绍验方如下,以供参考。

1、肉桂6克,生地12克,山萸肉10克,肉苁蓉10克,巴戟天10克,五味子10克,党参15克,桂圆肉30克,黄芪3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用于治疗因素体阳虚,卫表不固而汗出者。

2.黄芪3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陈皮12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用于治疗因气虚,卫表不固而汗出者。

3、五味子10克,酸枣仁20克,柏子仁10克,浮小麦20克,糯稻草15克,远志6克,合欢皮10克,夜交藤10克。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用于治疗因精神因素所致汗出者。

4、麦冬10克,五味子12克,首乌10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丹皮10克,生地20克,山药20克,茯苓12克,甘草10克。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用于治疗阴虚汗出者。

5、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茵陈3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用于治疗因湿热熏蒸所致汗出者。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拉萨哪家好
治疗皮肤病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img.com/mbyyy/76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