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因其外形像鸡的眼睛而得名,最早在隋朝的《诸病源候论》中被称为“肉刺”,到了清代的医学书籍《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才称之为“鸡眼”,原文如下:“此证生在脚趾,形如鸡眼,故俗名鸡眼,根留肉里顶起硬凸,疼痛步履不得;或因缠脚,或著窄鞋远行,皆可生之”。

通俗地讲就是足部外层皮肤因摩擦、受压,引发局部皮肤角质增生,并不断向里推进,呈倒圆锥状角质栓嵌入真皮,局部受压时,角质栓尖端会刺激真皮乳头部的神经末梢而引发疼痛,一般好发于足底、趾间、趾背和小趾外侧等容易受摩擦和压迫的部位。

脚上长了鸡眼很难受,走路就像鞋底扎了根针,每走一步都是扎心的痛!自从脚上长了鸡眼,整个人心情都不好了,恨不得能倒立走路~~~

"鸡眼"偏爱哪种人?

1、第一种就是明知鞋子不合脚还非要穿的人,想来穿着高跟鞋的美女们肯定深有体会吧。

2、第二种就是长时间站立和走路多的人。

3、先天足骨畸形的人足部更易受到挤压、摩擦,因此患有先天足骨畸形的人也容易患有鸡眼。

4、超重和患有糖尿病的友友们也是鸡眼的高危人群哦。

不幸中了“鸡眼”的招,

怎么办?

1、因“鸡眼”的形成跟摩擦和挤压有关,因此首要办法就是去除诱发鸡眼的外部因素,例如:尽量穿宽松柔软的鞋子和棉质袜子,穿鞋的时候最好垫一块厚鞋垫,在受压的相应部位剪一个洞,把鸡眼周围的部分垫高,让鸡眼“腾空”,减轻对受伤部位的压迫、摩擦。如果是脚趾之间的挤压产生的鸡眼,可以用棉球或硅胶垫将两个脚趾分开。有先天足骨畸形的人建议穿由足踝专科医师推荐的矫正鞋垫。

2、另外一个大家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一些腐蚀性的药膏,如40%水杨酸、40%尿素乳膏、12%乳酸乳膏。在这里建议各位小主尽可能的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上药物。但有些人可能早就按捺不住性子点开“X宝”开始寻找五花八门的“鸡眼膏”在脚上乱涂一气了~~~

温馨提示

鸡眼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足部皮肤病,鸡眼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还有可能会出现深度的溃疡,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一旦发现足部出现鸡眼,应及医院就诊,也可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寻求皮肤病专家的帮助,切勿私自用药,以免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

治疗皮肤病,维A酸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湿疹,难言之痒应该怎么摆脱?

天天洗头还有头皮屑?其实是你的洗发水没选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img.com/mbyyy/92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