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宫穴位位置 劳宫穴位于掌区,横平第三掌指关节近端,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当中指尖尽处是穴。 劳宫穴位于掌心横纹第二、三掌骨之间,屈指握拳时,当中指尖下是穴。一说“在掌中央横纹动脉中,屈无名指指头着处即是穴”《太平圣惠方》。 取穴方法劳宫穴位于掌区,横平第三掌指关节近端,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当中指尖尽处是穴。 劳宫穴的作用劳宫穴意义: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此带动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高热水气,较干燥。 运行规律:吸热胀散并上行于天部。 特异性:五输穴之荥穴,五行属火。附注:心包经荥穴。 功能作用:散热燥湿、清心泄热,开窍醒神,消肿止痒,劳宫穴有清心安神、除湿和胃、凉血熄风作用。 主治疾病劳宫穴主要用于心神、脾胃及热病:如心痛、心悸、胸胁支满、癫、狂、痫证、烦渴、饮食不下、呕哕、吐血、大便下血、中暑、口腔炎、小儿龈烂、溺赤及黄疸、掌中热、手掌多汗症、鹅掌风等。 现代又多用劳宫穴治疗中风、昏迷、心绞痛、口腔炎、精神病、高血压、手指麻木等。 劳宫穴主治昏迷,晕厥,中暑,呕吐,心痛,癫狂,痫症,口舌生疮,口臭,鹅掌风等。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意外,昏迷,中暑,癔病,精神病,小儿惊厥,吞咽困难; 消化系统疾病:黄疸,食欲不振; 五官科系统疾病:口腔炎,齿龈炎; 其它:手癣,手指麻木,高血压等。 穴位配伍劳宫穴配后溪穴治三消穴、黄疸; 劳宫穴配涌泉穴治五般痫。 劳宫穴配人中穴、合谷穴透劳宫治癔病。 劳宫穴配大陵穴、内关穴治急性胃炎。 劳宫穴配少泽穴、三间穴、太冲穴治口腔炎。 劳宫穴配八邪穴治鹅掌风。 劳宫穴配曲泽穴、大陵穴,有清心泄热的作用,主治鹅掌风。 劳宫穴配太冲穴、内庭穴,有清心疏肝和胃的作用,主治口疮,口臭。 劳宫穴配人中穴、涌泉穴,有开窍泄热,清心安神的作用,主治中暑及中风昏迷。 刺灸法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之。 针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胀痛,针感可扩散至整个手掌。 艾灸法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劳宫穴的解析·劳宫。劳,劳作也。宫,宫殿也。该穴名意指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此带动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本穴物质为中冲穴传来的高温干燥之气,行至本穴后,此高温之气传热于脾土使脾土中的水湿亦随之气化,穴内的地部脾土未受其气血之生反而付出其湿,如人之劳作付出一般,故名。 ·五里。五里,指穴内气血场的履盖范围如五里之广也,无它意。 ·鬼路。鬼,与天相对,指地部。路,道路也。鬼路名意指穴内气血来自于地部。本穴物质主要为脾土中所含水湿的气化之气,气血物质是来自地部,故名鬼路。 ·掌中。掌中名意一指本穴位于手掌,二指穴内气血来自掌中。理同劳宫名解。 ·心包经荥。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的气血变化不光是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天部的水湿之气亦同时散热冷降,冷降之液形成极小的水流,故为心包经荥穴。 ·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气血的主要变化是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此气性干燥,随中冲穴传来的热燥之气直上天之天部,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劳宫穴的意义劳宫为经穴名(LáogōngPC8)。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五里、掌中、鬼路。属手厥阴心包经。劳宫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荥穴,五行属火。劳即劳动,宫即中央,手司劳动,劳指手,此穴在手的掌部中央,故名劳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img.com/mbyzl/136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