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很多人都会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出汗就是我们的身体在排毒,是一件很健康的事情。可是实际上,出汗过多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征兆,尤其是对于一些即便不动也汗如雨下的人来说,必须要提高警惕。对于多汗症的症状,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中医如何分析多汗?

  1、手脚易出汗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现象,他们的手脚非常容易出汗,严重的人腋窝出汗也非常厉害。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出现这种症状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如果我们的身体出现了这样的出汗异常,不妨审视一下自己,是否经常会出现腹部胀痛,大便不通的现象。这证明我们的身体堆积了大量的毒素,必须要及时的排毒。

  2、头面部多汗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吃饭时脸上就像下雨一样,尤其是吃一些辛辣食物的时候,脸上的汗水仿佛小溪一样流下。如果出现了这种症状,并不代表我们的身体代谢能力很好。这证明我们的身体处于一种比较虚弱状态,才会出现这种头汗过多现象。绝大多数头面部多汗之人都属于气虚,一定要在生活中注意补充。气虚还可能会表现为,不活动时也会出汗,身体虚弱,说话声音低沉,容易感冒等身体特征,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3、半夜多汗

  如果晚上睡觉的时候,温度并不是很高,可是胸背部和大腿等地方会大量的出汗,醒来的时候又不再出汗,这种症状在中医上被认为是盗汗。盗汗主要是由于肾阴虚兼并肝火旺盛导致的。出现盗汗的人,多数会出现失眠,口干咽燥等特点,在去肝火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补肾。

中医怎么治疗多汗症

中医认为,汗证是营卫不和所致的腠理开合失常、津液外泄引起的非生理性出汗。时时出汗,不热不动也出者为自汗;夜间出汗,醒来即止为盗汗;恶寒战栗,汗出热退为战汗;大汗淋漓、虚冷困乏者为绝汗。妇女更年期常阵发性出汗,属于自汗,结核病、风湿病患者常有盗汗,风寒感冒或感染患者的出汗情况可很复杂,如内伤虚损、气虚或阴虚、营卫不和等都可以有多汗的症状。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医生为了退热,给患者开的解热镇痛药过多,输液速度过快,或一些化疗药引起的发热,以及采用“热疗”都可发生多汗。如果长久大汗淋漓,汗出如油,阳气衰微,四肢厥冷,则应   小病小痛不求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img.com/mbyhl/136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