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让白斑停止发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913307.html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dbfzl/140109/4324214.html

天气炎热,出汗似乎是很平常的事。

当外界温度高于30摄氏度时,人体表面的万个汗腺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帮助你散发过多的热量。

1夏天出汗,是在排毒吗?有人说夏天出汗是排毒,要搞清楚是不是真的,就得看看汗腺究竟在排什么。

首先,汗腺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

(1)小汗腺:汗液大多数是水,散热降温

体内温度升高时,小汗腺排汗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散热降温。正常人一昼夜出汗达~毫升,在水分蒸发的同时,带走了身体里的很多热量。

小汗腺分泌的汗液分为液体(99%)和固体(1%)。液体主要是水,固体内主要是乳酸、尿素、盐分为主。

(2)大汗腺:有颜色,酸腐气味,狐臭的来源

大汗腺主要存在于腋窝、脐窝及乳头附近,少数在外阴及肛门周围。在青年性成熟期,大汗腺分泌特旺盛,女性的大汗腺比男性发达。

大汗腺不参与体温调节,主要分泌弱碱性物质、脂质类和含铁浓稠液,所以易散发出酸腐气味。

大汗液主要成分也是水分,另外还含有铁、脂质和荧光物质,含有臭物质和有色物质,狐臭就是其中的一种,有一定的遗传性。

少数人的大汗液有较多有色物质,可使汗液呈黄色、黄褐色、绿色、褐色、红色等,腋部衣衫就容易被浸染这些颜色。

从大小汗腺分泌的成分,你就能知道,出汗到底是在排什么啦。

2这些部位多汗,可能是病

出汗看似再普通不过,但有些出汗是不正常的,可能暗藏疾病危机。

(1)腋窝、脚掌、手掌多汗,可能是多汗症

原发灶性多汗症局限于身体的某些部位,最常影响腋窝,手掌和脚掌,还可能影响面部,头皮,腹股沟和乳房下。

这种多汗症至少会持续六个月的过度出汗,没有明显原因。通常会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出现症状,并持续一生。

虽然全天都可能发生热汗,但是在睡觉时会停止出汗。

腋窝多汗症患者(5分钟出汗多于ml)会出现衣服染色,手掌多汗症通常会导致人们害怕握手和弄脏纸张,多汗症还与其他皮肤疾病的发生风险有关。

一项涉及例原发灶性多汗症患者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多汗症患者更有可能在多汗症部位患皮肤癣菌病,角化性角化病和病毒疣。

另外,多汗症患者中特应性皮炎和其他湿疹性皮肤病的发生频率更高。

(2)局部出汗多,警惕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患者就算不是大热天或室温正常,也可能会大量出汗。

血糖如果控制不好,调节汗腺分泌的神经会出现病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使得汗腺分泌增加,就会多汗,表现为上肢或者胸部出汗增多或者出汗部位不对称。

另外,血糖升高,代谢率增高也是多汗的原因。

出汗多了,身体的水分就减少了,血液就会变得更加黏稠,在血流变慢、血压下降的情况下,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增加了脑血栓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所以,糖尿病患者出汗后尤其要主动喝水,及时补充水分。一天的喝水量控制在1到2毫升,每次喝水不宜过多。

(3)糖尿病患者大汗淋漓,警惕低血糖

低血糖是糖尿病人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发生出现大汗而且有心悸、焦虑等症状时,要小心是低血糖。

有些患者在夜间出汗,早上起来还会觉得头疼、劳累,也提示发生率低血糖,一定要及时诊治。

(4)突然全身出汗增多,小心甲亢

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青年女性常见,也很容易误诊。心慌手抖、怕热多汗、吃得多容易饿、体重减轻是常见症状。

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身体产生的热量就会增加,常表现为全身出汗,夏天尤其明显。

如果有甲亢症状需及时就医,不能拖延,否则会对心、肝、血液、神经、消化、内分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3有些出汗异常,也要小心(1)汗液结晶、皮肤痒,小心尿毒症

尿毒症的人不能通过肾脏产生尿液,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由于代谢物蓄积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致内分泌功能失调。

这时汗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尿素,因此在汗腺开口处有尿素的白色结晶,称为尿素霜。

值得注意的是,尿毒症病人因常有面部尿素霜及皮炎,所以会感觉皮肤奇痒。

确诊为尿毒症的患者,应每天以温水洗澡去除尿毒霜,不宜用热水、肥皂(可选油脂性肥皂)洗澡,涂抹润肤乳液,缓解瘙痒。

(2)半边出汗,小心偏瘫

以往认为脑梗死后的发汗异常是一个短暂现象,多见于梗死24小时后,持续1~3天,且发汗异常者伴有严重的神经功能缺陷,病死率高。

最近研究发现,发汗异常是一个持续的现象,发汗异常的程度与偏瘫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

(3)潮热出汗,可能是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是每个女性必须经历的时期,约为40%的更年期女性早期过渡期有潮热症状,在绝经后期和绝经后早期则增至60%至80%。

潮热通常集中在上胸部和面部。发热的感觉通常持续2到4分钟,通常伴大量出汗,有时还有畏寒、发抖和焦虑感。

症状可以从每天平均少于一小时到白天和黑夜的每小时多达一次。

潮热出汗除了对生活质量有不利影响,心血管疾病风险、骨质流失风险也会增加。

研究表明,未绝经的高收缩压更年期女性中潮热出汗发生频率相对较高,晚上出现潮热时,夜间的血管舒缩症状可能造成严重的睡眠障碍。

所以如果有潮热出汗,医院就诊,对症治疗。

若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可通过雌激素替代、服用调节植物神经的药物治疗。还要对心理、精神等进行综合调理。

4汗多汗少,都别小瞧当然,出汗多不都是病。比如夏天出汗一定会多于平常,有些药物也会导致出汗增多,而有时候,出汗减少也不正常。

比如说,一些长期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脚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出现脚部的出汗减少、皮肤干燥等。一定不要小瞧这样的变化。

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年做一次以上的足部检查,有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人至少每3到6医院检查一次。

总而言之,自己要多留心身体的变化。当不能自行判断时,具体的症状要找到相对应的原因,医院诊治。

好文推荐:

参考文献:

[1]谭雅心,杨智.腋窝多汗症非手术治疗的新进展[J].皮肤病与性病,,():41-43.

[3]uptodate:Primaryfocalhyperhidrosis

[4]王淑霞,郑睿敏,杨丽,等.例40~65岁女性潮热出汗与血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9(04):35-38.

[5]薛耀明,李圣坚."糖友"小心异常出汗[J].糖尿病之友,(10):28-29.

[6]邵卫华,李春英,刘江丽.尿毒症病人皮肤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

[7]uptodate:Menopausalhotflashes

本文编辑:秦嫣

投稿及合作:gansl

helianhealth.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img.com/mbyyy/100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