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夫分享的疾病叫气虚自汗。像平时轻微的动一动、吃吃饭,或者走走路就大汗淋漓的这种的,表现为人体气虚,气不足。

中医认为气是人体的物质组成之一,气是真实存在的但肉眼却看不见,不像我们的血和津液,它是一种功能的表现,气、血、津液,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气可以固摄津液,津可以载气。当我们人体气足的时候,人体的津液是在一个有规律的环境下流转运行的,包括像血液一样;如果气不足,气不能固摄津液,就会出现自汗。

接下来我通过一个患者的病例,给大家做一下分析,讲一下治疗思路和原理,大家一定要认真看到最后。近期有一个30岁的自汗患者来咨询,说平时吃饭,走路,出汗严重,也十多年了,看过好多医生,吃了各种各样的药,效果也不理想,因为出汗多自己也是很痛苦,出汗后还怕冷。中医讲,畏寒肢冷为阳虚的表现,气不能固摄津液致汗出,为气虚的表现。另外,患者手脚也是发凉,之前有过心衰,后来也缓解恢复了,心脏功能基本正常,但是却有心肾两虚的表现,也不敢吃东西,水果类的吃了就会感觉胃凉,胀肚,腹泻,像这些就是脾阳不足的表现。看诊舌苔为黄腻苔,有明显裂纹,表现为脾虚、脾湿,胃阴虚。而且胃气不足对于水谷精致、药物吸收都会有影响。

因此他是一体多病,以脾肾阳虚为典型,心阳也不足,心脾肾肝脏同虚的体质。在治疗上,主要以温肾化阳,助气行水,再加上温补脾胃为原则,考虑先加了一点儿化气行水的药材,这是因为他有心脏衰竭的病史,因肾阳不足,同时加入健脾阳的药材,因为人体的阳气,都得靠后天脾胃对于水谷精微的吸收。调理一个月后病人来复诊,自述用了小半个月的时候感觉到身体寒冷的症状减轻,出汗的情况也有了缓解,出汗的量比以前少了些。而后又调配药材,坚持了一个半月,病人说自汗的症状完全止住了,平时运动,吃饭不像以前大汗淋漓了。这又是一例临床治愈的好案例。如果你也有这种自汗的情况请一定要引起重视。

因多汗症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累及脏腑不同,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并且出汗多与心、肾、肝、脾、肺有直接关系,与心脑血管、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都息息相关。

北京慈一堂中医大夫在治疗多汗症疾病上,遵循着“健脾胃、护肝肾、调和营卫,补益气血、疏肝解郁、化湿和营、宣肺敛津、益气固表。”的中医诊治原理,即通过"望、闻、问、切”的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对病人进行病因及病原性的定性,通过辨证理论对病人进行个性化分析,做到因人施治、一人一方。对病人初次问诊,探求病因、病型、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得出病因,归纳证型,针对性的调配药材,自我调理,总结得出经验疗法,命名为《解郁止汗汤》。多年来以《解郁止汗汤》为经验疗法,随症加减,帮助了多汗症病人摆脱多汗症的困扰,赢得了很多多汗症病人的信任和好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img.com/mbyyy/133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