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怎样判断自己身体有湿气? 1.头发爱出油 2.面部油亮 3.睡觉留口水(湿气饱和自行流出) 4.排便粘稠(不易冲掉)且多便。 5.小肚子大 6.耳内湿(耳禅湿) 7.阴部潮湿 8.小腿肿胀。 祛湿的8大食疗法1、喝薏米红豆粥: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 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 2、健脾祛湿汤(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3、和中化湿汤(3~4人分量)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4、清热祛湿汤(2~3人分量) 材料:土伏苓克,粉葛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去湿,清热毒。 5、鹌鹑祛湿汤(2~3人分量) 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适合清热祛湿,润肺化痰。 6、横月利祛湿汤(2~3人分量) 材料:猪横月利克,夏枯草、棉茵陈各10克,生姜2片。 做法:把猪横月利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该汤不但清热去湿,去肝热,对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 7、草龟祛湿汤(3~5人分量)
材料:草龟克,猪肉克,新鲜土伏苓克,红枣6个。 做法:把草龟、猪肉、土伏苓红枣一起放到砂煲内熬3至4个小时即可。 有清热去湿及解毒功能。 8、黄瓜祛湿汤 材料:老黄瓜克(去核囊)陈皮25克,粳米25克,鸭肾2个,清水适量。 做法:老黄瓜去核囊、切大块,陈皮略浸泡、刮囊、洗净,鸭肾洗净、飞水、切片,粳米淘洗干净。砂锅加清水,放入老黄瓜、陈皮、粳米、鸭肾,先猛火煲开,然后转小火煲2小时即可调味饮用。 有清热解之效,适应烦热,咽喉痛,小便赤热等症。 最火 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历经坎坷,常年致力于临床第一线,用全科医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尚的医德,优良的医风,精湛的医术服务于患者。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治神与守神相结合;中药与针灸相结合;擅长用重剂猛药起沉疴;虫类之品驱顽疾,巧用经方治杂病,快速针刺疗痛症,使数以万计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恢复健康,重返工作岗位。临床中比较突出的是运用中药和针灸治疗心脑血管病、胃肠病、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骨伤科、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产后缺乳、乳腺增生、急慢性前列腺炎、阳痿、早泄、小儿厌食、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湿疹、多发性疖肿、痤疮、失眠、失音、半身不遂后遗症、多汗症等疾病常常收到药到病除、针到显神的作用,深受官兵和地方患者欢迎。 出诊时间:每周一、三、五下午14:00——18:00 出诊地点:平安健康家园三楼中医馆 明日出诊专家 朱海龙:医师、医学硕士 中医师、针灸师 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先后师从普利禅寺百岁老人妙忠禅师、天津中医院脾胃科首席专家邢凤池教授学习禅门医学、传统中医学、针灸及养生学。 擅长经络养生、运动养生、体质养生三位一体健康管理,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静脉炎、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结肠炎、抑郁症、失眠、更年期综合症、子宫腺肌症、牛皮癣、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气管炎等有特效。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下午14:00——22:00 挂号- 乘车路线1、您可以在市内乘坐3路、7路、31到珠光灯饰城下车沿槐安路东行米路北即到。 2、您可以在市内乘坐36路、1环2路、71路、81路在安平桥下车沿槐安路东行米路北即到。 3、您可以在市内乘坐2路、39路、66路、49路、1环1路、71路、81路到安建桥下车沿槐安路西行米即到。 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