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多见于出生10~60天的犊牛,主要由于阴气不足而导致病理性出汗。近年来有关人员采用中医疗法治疗幼畜多汗症80余例,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1.病因多因孕牛营养不良,精血亏损或久病失治造成犊牛先天不足、体质虚弱,营阴不能内守而致出汗。2.临床症状幼畜食欲不振,舌红、脉象细数。多在夜间或早晨出汗,白天在室外出汗不明显,牵入室内则见汗多。出汗部位多在耳根、脖子、肘后、股内、尾根等部,被毛湿润或汗液淋漓。3.治疗滋阴补肾,固表止汗。可用“六味地黄汤与玉屏风散加减”:熟地20克、山茱萸15克、茯苓10克、山药15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麻黄根15克、防风12克、白术12克,水煮服。4.疗效每日1剂,连服3剂,出汗症状全部消失而痊愈。另外,治疗犊牛多汗症也可用北京同仁堂生产的“六味地黄丸”研末口服。该药每瓶粒,根据犊牛体重大小,每天口服2次,每次服用60~90粒,连用3天,重症5天痊愈。5小结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治疗56头犊牛多汗症,以“六味地黄汤”为基础方剂辨证施治,灵活与玉屏风散加减,治愈率高、效果佳,从而进一步体现了中兽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原则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北京同仁堂生产的“六味地黄丸”,一般养殖户自己选用较方便,效果也很好夏季养牛必备淘宝店铺:郑州微畜牧拼多多店铺:微畜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img.com/mbyzl/122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