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常常出汗,不是火力壮,是卫气不牢固!发作前发发汗就好了 来点精气神 常常出汗,不是火力壮,是卫气不牢固 出汗可以帮助调节体温,排出体内的部分毒素,出汗也是我们中医八法中的一个疗法,叫汉法。 中医认为出汗可以退烧祛湿,但是出汗过多就是一种病理状态叫多汗症。 有一种类型的多汗,我们叫肺卫不固型的多汗症。这类人呢,它是一出汗就怕冷,平时只要稍微一活动,就会出大汗。脸色也是没有什么光泽,平时也总是累累,而且特别容易感冒,舌苔也是比较薄白的,我们认为,它是一种卫气不固,卫外功能降低所导致的出汗,他不容易抵御外邪,容易感冒。 所以治疗呢,要注意益气固表,像玉屏风颗粒、虚汗停胶囊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平时也可以自己用点生黄芪和浮小麦煮水喝。 也有一部分多汗症属于心血不足型,这类患者是白天自汗,也会出现夜间睡着以后盗汗。因为心血不足,所以脸上常常没有什么光泽,面色萎黄,平时还会伴有心慌,睡不着觉,神疲气倦的这些表现。 那么对于这种,心血不足的多汗症肯定要补心养血。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经典的方子,就是归脾汤,治疗这类的多汗症效果还是挺好的。成药有归脾丸、人参归脾丸。也可以用西洋参、酸枣仁和当归煎水喝,可以帮助改善一部分这种心血不足型出汗的一些症状。 “时发热”是指自汗发热这个症状时有时无,只是阵发性发热汗出,与不停发热汗出有明显区别。 “自汗出而不愈者”,是指总是时不时地发热汗出,多长时间也不好。 这同时也告诉我们除了发热汗出外,并没有其他的恶寒、恶风等表证,并不是太阳中风证。 “此卫气不和也。”张仲景认为它属于杂病的营卫不和,主要是卫气不牢固,并不是因为阴虚火旺。 “卫气为百病之母”,为人体卫外抗邪之卫士也。卫气失常是许多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源。卫气的特点比较强悍,运行迅速,所以能温养内外、护卫肌表、抗御外邪。 当一个人出汗异常时,例如自汗、盗汗等,均与卫气受伤、开合失职有关。 于是我想起张仲景所言:“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这位患者没治好的原因所在,正是因为“卫气不和”。卫气不牢固,属于阴气虚,它与阴虚不同,别看这之间只差一个字,却有着天壤之别。 阴虚一般是指阴血、阴津不足,这属阴。但是卫气是阳气的一种,主要指在人体之气中具有保卫作用的卫气,它属阳。卫气主要负责毛孔腠理的开合。当卫气不牢固,腠理开合失常,就会常常出汗。 讲述完原因后,我为患者开出桂枝汤,并且叮嘱他要注意服用方法,要在发作前服用,不要在发作时服用。患者按照这个方法服用没多久,病就好了。 一般来说,像常常出汗这种情况,有的人一天发一次或几次,有的人几天一发,久治不愈,患者本人并没有什么大实、大虚的表现,用清热去实、补阴等方法都是不合适的,用发汗的方法来调和营卫,却可除疾。 为什么要在发热、自汗前服用呢? 我们看这个患者的证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像发作时间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情况,一般都是在发作时间前用药。即使无时间规律可循的,也应当在发作间歇时用药。这种服药方法就是“截断疗法”。什么是“截断疗法”呢?它是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医认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体现了一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思想。为了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就会用“截断疗法”来提高疗效。这种方法既有“截断”含义,也有“扭转”的含义。不过,这种方法必须建立在辨证、掌握发病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有预见性地抢先一步。并且截断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 对于祛邪,一定要体现“早”和“尽”,这是截断的关键。这正如用桂枝发汗一样,要赶在发热自汗的前面,并且彻底截断病势。 “截断疗法”不仅是祛邪,还能扶正。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应用姜、桂、附的方药占了很大一部分,都是借助辛温扶阳的药物来振奋人体内的“少火”,达到扶正驱病的作用。 有的人会奇怪,病人本来就自己时不时地出汗,却还采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这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确实如此。两者都是汗流出体外,但是一个是越出汗,病得越严重,另一个却是治病,发完汗后,就不再出汗了。这是因为自汗是因为卫气不固所引起的,而发汗这个方法却是可以起到调和营卫的作用。营卫和,那么人就不会自汗了。 猜你还想看: 经常出汗暗示4种疾病!中医按这3个穴位,悄悄止汗! 手汗、脚汗、自汗、盗汗该吃什么中成药,汗多的人一定要了解 自汗盗汗浑身大汗淋漓?教你正确止汗法,从此全身清爽! 治疗“盗汗”的专方!中年盗汗、更年期盗汗、小儿盗汗,它都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img.com/mbyzl/133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