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李滨/原创 中国医美行业乱象的深层次病因在于这个行业缺少“是非感”。人们似乎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是不知道什么是错的,或者假装不知道。 人民日报评论发表了一篇文章:医疗美容“医疗”性质当明确,一些业内人士肯定是看都没看,只顾转发。且不论文章内容概念混淆,认知幼稚,单从标题看,便令人汗颜:中国第一大报直到今天才想起来,或者才明白过来:医疗美容原来是“医疗”。估计是实习生写的,那么多资深编辑也不知道给把把关。 对医美的认知全民概念模糊,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中国医美仍然处于早期阶段,行业发展的成熟度、人们对医美的认知水平、政策法规的完善性、医美机构的整体观念等等方面,全部处于初级阶段,当然也完全符合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所以,这是一个是非不分的灰色地带,所有环节都在一条灰色链条上。如果想深究行业乱象的深层次原因,必然要分析谁是这种乱象最大的受益者。表面上看,黑医美是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它们是非法领域,摆不上桌面;在合法领域,最大的受益者绝不是那些在价格战医院,而是上游供应商,它们把下游机构玩弄于股掌之间,只是多数医美机构的老板读书太少,看不出端倪,让人玩了,还特么互相攀比,一边自残一边自嗨。 不信你看看那些玻尿酸、肉毒素的适应症就知道了,绝大部分玻尿酸都只获得了一个适应症,那就是鼻唇沟填充;肉毒素长期以来只有一个美容适应症吧,那就是眉间纹(保妥适年好不容易增加了一个鱼尾纹适应症);国家年曾经公布过可以超适应症使用的种药品中,保妥适获得3种适应症:即上下肢痉挛与斜颈;恒力获得多汗症适应症;仅此而已。但是,大多数上游厂家都在或明或暗地尽可能多地扩大适应症,那些数不清的培训会,教导医生们在就医者的浑身上下都可以注射,甚至阴道里都可以。这些厂家进入中国市场后,不愿意在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和审批上下功夫,只会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img.com/mbyhl/99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