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讲“阳加于阴谓之汗”,因此,汗病关键是人体阴阳失调,导致体内阳热相对亢盛,逼迫津液外泄。而中医要做的就是调整阴阳,使阴阳重新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通过阅读古籍文献及总结分析大量临床案例后,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诊疗思路。汗病治疗需泻火,把体内邪热泄出去。泻火治疗还需区分实火、虚火。实火治疗要苦寒直折泻火。体内出现邪热实火,一方面是由于现代人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容易情志不畅,导致体内气机运行受阻,日久肝郁化火;另一方面是由于现在很多人平时喜欢吃辛辣油腻食物或饮酒,导致身体湿热内盛。临床上常用黄芩、栀子、黄连、连翘、莲子心等药物治疗。虚火治疗需养阴泻火,用滋阴壮水的方法来抑制体内阳亢火盛。体内出现虚火,与平时劳作过度,思虑过多,或体内邪热日久,耗伤阴血有关。常用知母、黄柏、白芍、甘草、麦冬、地骨皮、鳖甲、龟板等药物。 汗病治疗需补阳气。阳气具有固摄、充实腠理的作用。对于气虚体质、病后体虚、出汗日久心气不足、久患咳喘肺气损伤这样的患者,还需要补气实表,常用黄芪、防风、白术、太子参、桂枝、附子等药物。此外,由于汗病均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为共同病变,故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瘪桃干、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以增强止汗的功能。同时根据汗出部位在上、中、下焦的不同运用相应引经药,使药物直达病所,发挥最佳疗效。 “百草养元止汗汤”是从人体内部出发来调理病体,循序渐进地调理人体五脏平衡、调治血管扩张功能,促使人体的汗腺系统恢复到正常的状态,《百草养元止汗汤》可以治好多汗症是通过从发病根源着手,以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滋阴降火、回阳敛阴、阴阳双补,促使阴阳平衡、元气固守等角度来治多汗症,从而帮助多汗症病人恢复正常的生活。 李大夫坐诊日是每周四、周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