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胸外科医师学会(ESTS)成立于年,原为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欧洲胸外科俱乐部,是一个在全球7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名胸外科医师成员的专业协会,使命是提高从患者的临床和外科管理到欧洲及全球胸外科医师的教育、培训和认证等专业方面的质量。ESTS年会是世界普胸外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名专业人士参会。ESTS年会的会场和讲台可谓是全世界胸外科医生向往的地方。 ESTS将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在会议前夕,AME携手国内普胸外科领域的青年才俊,翻译会上的部分热点话题,与同道分享。本篇医院李树海医生团队翻译“创新与实验”相关内容的3篇摘要。 ESTS第7篇 O- 低剂量光动力疗法可促进恶性胸膜间皮瘤小鼠模型的细胞毒性免疫反应 SabrinaCavin1,J.Faget2,A.Gkasti2,Y.Hao1,T.Krueger1,M.Gonzalez1,E.Meylan2,J.Perentes1 1瑞士洛桑,医院胸外科 2瑞士洛桑,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目的 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一种治疗方法有限的侵袭性肿瘤。据报道,扩大胸膜剥脱术和光动力疗法(PDT)可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最近的数据显示MPM的持续疾病控制与患者对肿瘤的免疫作用有关。由此,我们确定了低剂量维替泊芬介导的PDT(L-PDT)对MPM同基因型免疫小鼠模型的免疫影响这项研究。 方法 将MPMAE17细胞植入C57BL/6小鼠体内(共24只),培养至移植瘤体积达30mm3。将小鼠分成两个治疗组:L-PDT组(维替泊芬0.4mg/kg静脉注射,10J/cm2,50mW/cm2,药物-光照间隔10分钟,共12只)和对照组(维替泊芬0.4mg/kg静脉注射,无光照,共12只)。在第2天处死每个组一半的小鼠,各组剩余的另一半小鼠在第7天处死。采集肿瘤组织,通过16色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提取肿瘤的免疫信号并确定其对治疗的反应。 结果 我们发现治疗组之间的肿瘤大小没有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多色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L-PDT组小鼠在治疗2天后,其肿瘤组织内CD8+T细胞比例显著增加(CD8+CD3+,P0.05),巨噬细胞(P0.05)、CD11b+树突状细胞(P0.05)和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MDSCs,P0.05)的活性均显著增强。有趣的是,L-PDT治疗7天后,虽然CD8+T细胞比例仍然很高(P0.05),但巨噬细胞和CD4+CD+细胞的比例明显下降(P0.05)。同时,CD11b+树突状细胞和mMDSC的活性状态明显降低(P0.05),但巨噬细胞的活性显著增强(P0.05)。 结论 L-PDT对MPM的免疫信号进行了显著的修饰,似乎有利于CD8+细胞毒性T细胞反应。将此种方法与免疫检查点抑制相结合的深入研究,可能有助于提高免疫治疗的效果,尤其是低免疫原性的肿瘤,如MPM。 O- 代偿性多汗症的替代外科治疗 HeeSukJung,D.Y.Lee 韩国京畿道城南寺茶本堂医疗中心胸外科 目的 手术后代偿性多汗症的症状程度和表现具有不可预测性,这使得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变得困难甚至不可能。 方法 对48例保守治疗无效的代偿性多汗症患者,采用原位神经移位重建交感神经。所有手术均采用VATS;年6月至年2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13名患者,采用带蒂移植物移位肋间神经,而从年3月起接受手术治疗的35名患者,取下胸廓交感神经,然后通过游离移植法将其植入之前交感神经切断的部位。 结果 首次交感神经切断术与神经重建的中位间隔时间为10年;重建术后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17.5个月。代偿性多汗症的改善程度分为“明显”“轻微”或“无效”。在45例接受交感神经重建术的患者中,35例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或轻微的改善;13例采用肋间神经的患者中有9例(69.2%)以及35例采用下胸廓交感神经的患者中有26例(74.3%)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此外,通过比较发现既往行包括第2交感神经节在内的交感神经切断的患者(54.2%)与未行第2交感神经节切断的患者(91.7%),对交感神经重建的满意程度存在差异。 结论 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交感神经重建可被视为治疗难治性代偿性多汗症的一项新的治疗方法。而且,在选择相关患者时可能需要考虑既往是否行了包括R2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手术。 O- 术后肺炎是否影响行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 S.Horan1,M.Demmy1,A.Battoo1,A.Groman2,M.Hennon1,C.Nwogu1,E.Dexter1,A.Picone1,T.Demmy1,SaiYendamuri1 1美国布法罗,罗斯威尔帕克综合癌症中心,胸外科 2美国布法罗,罗斯威尔帕克综合癌症中心,生物统计系 目的 肺炎仍然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后一种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NSCLC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后肺炎(POP)的发生率,并确定其对长期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影响。 方法 从罗斯威尔帕克综合癌症中心(RPCCC)胸外科学会(STS)数据库以及我们机构的癌症登记处获得了年至年期间接受肺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的围手术期和肿瘤学数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OS和RFS是否与POP的发展相关。 图1.术后肺炎对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 结果 纳入的例患者中,男性例(40.4%),女性例(59.6%)。例(67.9%)患者的临床分期为I期。中位随访时间为43.4个月。POP的发生率为8%。在发生POP的患者中,53.6%的患者在本研究期间仍存活,而未发生POP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为74.1%(P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S降低与POP(P0.)、年龄(P0.)、病理分期(P0.)、男性(P=0.)和吸烟(P=0.05)显著相关。RFS降低与分期(P0.)和男性(P0.04)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S降低与POP(P0.),年龄(P0.)和III期(P0.)显著相关。RFS降低与分期显著相关(P0.05),但与POP无关。绘制随时间变化的危险率函数表明POP在前12个月对OS有影响,然后趋于平稳。 结论 NSCLC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后POP的发生与OS降低显著相关,但与RFS无关。POP对OS的影响持续了一年多,远远超过了90天的时间点。 学术通讯员 李树海 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外科学博士。兼任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山东省疼痛医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卫生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医院协会胸外科学分会秘书等职。研究方向为胸部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及血管生成机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收录7篇。 译者简介 吕龙飞 在读硕士研究生,师从医院胸外科田辉教授。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2项。主要从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流程优化及加速康复。研究方向:胸部疾病的微创诊疗及食管癌侵袭转移相关机制的基础研究。 相关阅读 热点前瞻 ESTS:相约都柏林,共话胸外热点前沿 ESTS 第27届欧洲胸外科医师年会热点前瞻 热点报告抢先看 ESTS 热点报告抢先看①肺恶性疾病(I) ESTS 热点报告抢先看②手术视频展示(I) 中国学者风采 ESTS 中国学者风采①席勇医生:诺曼图预测食管癌术后并发症 比赛相关 一路勇攀,扬起风帆:记AME-ESTS亚洲队精英队员选拔赛(南中国赛区) 策马金鞍,超越自我:记AME-ESTS亚洲队精英队员选拔赛(北中国赛区) 专刊介绍 JTD杂志《ESTS年会专刊》 译者招募 学术审核:李树海医院 排版编辑:严斯瀛AMEPublishingCompany m.03..06.05.03 点击 阅读原文了解AM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img.com/mbyyy/113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