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说炎热的夏天过去了,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初秋,人的身体应该感到舒适,为什么还老是心烦出汗?其实,你在秋天感觉到心烦多数原因是因为你的身体虚热,当你身体里的产热大于散热的时候就容易心烦气躁。 心烦出汗的原因人体的散热体系,除了皮肤、汗腺、呼吸对热量的散发外,体内各种液态物质如血、津液、元阴对热量的吸收和储纳也是使体温恒定不至于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当人体血、津液、元阴等物质亏损到一定程度,人体也会出现产热散热平衡的失调,从而出现各种发热性疾病,这就是产热相对过多的情况,在中医上把这种相对的热量过多引起的“内火(热)”称为“虚火(热)”。 虚火(热)”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自觉发热,测量体温往往无升高或有轻微升高(常在38℃左右,一般不超过39℃),热度往往在午后或夜间明显,劳累后症状会加重。 除发热外,另外还可以见到手足心发烫、心烦失眠、口干目涩、咽干咽痛、骨蒸潮热、两颧潮红等症状。人体内血、津液、元阴等物质,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人在完成生理活动时要消耗这些物质,同时又从饮食中吸收营养,使消耗的物质得到补充和充盈。 当人过度劳累、久病耗损、大量失血、饮食失宜等情况下,往往会导致体内的液态物质过度消耗而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这时,就导致了“虚火(热)”的发生。 中医解释:出汗部位看健康无时无刻:自汗 我们的皮肤其实每时每刻都在出汗,但这部分水分肉眼不可见,一般不为中医所考虑。中医上通常“汗”的概念单纯指肉眼可见的汗水。而清醒时没怎么活动或干脆没有活动时,无缘无故地出汗被称为自汗。 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中有这样的记载:“夫自汗,多因伤风伤暑,及喜怒惊恐、房室虚劳,皆能致之。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多因营卫不和、热炽阳明、暑伤气阴、气虚阳虚等引起,可见于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前者多为实证,后者多为虚证。 而每个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同样的表征可能代表了不同的病因病机。现代人的自汗,多是心阴虚,中成药可以吃柏子养心丸。另外,有一些见了自己喜欢的人会自汗,或要考试、见上司时紧张的自汗,都是暂时现象,不必担心,也无需调治。 紧要关头:战汗 “两股战战”中“战战”与此处同意,代表了摇动而不能自止的情况。而战汗即全身战栗后汗出,是热性病过程中正邪抗争的一种表现。正邪相抗,是疾病传变的关键期,紧随而来的预后如何要看两者谁最后占了上风,此时给予治疗干预最为及时。 如战汗后热退,脉静身凉,表示邪去正安,元气恢复,是一种好现象。若汗出后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表示正不胜邪,正气随着虚弱下去,则是危重症候。战汗多见于各种传染病的初、中期,医院就诊。 梦醒时分:盗汗 平时我们在活动中出汗,都属正常现象。而无气温明显影响的情况下,入睡后汗出异常(包括汗量、气味等),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被称为盗汗。“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有很多小孩因阳气足,睡着后有轻微的盗汗,属正常现象。盗汗若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轻臭味,打湿睡衣,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烦躁,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喝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偶尔颧红,头晕,大便干燥。 白癜风治疗哪里最能治好武汉白癜风专科医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img.com/mbyzl/14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