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我觉得月子病离我遥远,觉得这都是别人的事。生大女儿之后,体会到了,很多事真的是不经历不知道,可是经历了也就晚了。于是,我从此进入这个领域,有机会目睹这样的故事一再发生,为你心痛,但能做的有限,自己不重视,别人再高明也是枉然,徒嗟叹。我们妈妈帮里的那些过来人,感受莫不如此。 看!顺手就是一个案例: 出汗是月子病的一种吗?你可能说不一定,要看出汗到什么程度。那么,到达月子病程度的出汗,产妇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好!今天,我就给各位贡献这个最缠绵,最凶险,最难调理的月子病,即产后汗症的来龙去脉。不要说我没提醒你,防永远胜于治。等到你真的得了汗症,读十篇这样的文章也没用。 最近在调理的两个产后汗症的妈妈,巧得很,她们既是同学,同时坐月子,竟然还都患了严重的产后汗症,无法正常工作,痛苦不堪。看看她们给我的反馈吧: 另一个妈妈,是二胎妈妈,孕前体质很好,是非常难得的平和体质,可是2个半月下来,发现: 至于怎么调理,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新妈妈未必感兴趣,因为这些离你还很远。可是有一件事值得你现在就知道,就是这个汗症是怎么来的。 我分析给你听啊。这两个妈妈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特别怕冷,三伏天贴暖宝宝还怕嫌冷,但是舌质红,苔黄腻——却看似有热,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上热下寒。 形成原因,无外有二: 1.每个产妇(包括体质好的人),“多虚多淤易外感”,“百脉空虚”是产妇的共性特点。因为十月怀胎,很多气血去滋养了胎儿,分娩又大量消耗气血,是造成产妇“气血两亏”的根源。所以,能不能“有效”地补进去,填补亏空的气血,是衡量一个月子饮食是不是得当的标准之一。难点是:“虚不受补”。有时候“吃了”,不等于“补了”,补益的效果,并非单纯取决于补品,还要考虑妈妈的体质,进补的时机,和进补的节奏。如果没有“有效”进补,下焦亏虚,便是“下寒”的基础。 2.这个时代,生活条件好,物质丰富,不怕花钱。容易造成一味进补,却不得其法。为了催奶,外加体“虚”,于是,鸡汤,鱼汤,猪脚汤等等就开始上了,产妇不肯吃,家人还生气。我们曾经调理过一个两个月吃了40万元的花胶的妈妈,体质补得又瘦又弱。这样,便形成了“上热”。 我在做中医养生讲座时,分析过现代人上热下寒体质形成的原因:熬夜,饮食不节。一个体质的形成是长期不良生活习惯造成,而一个月子病的形成,仅仅需要2个月。 下面这个止一堂妈妈,也是产后6个半月因为严重汗症跟止一堂结缘,之前喝了4个月汤药,反反复复,始终不得断根。后来经过止一堂2个多月的调理,顺利康复。这是这个妈妈在止一堂7周年庆上的合影。 虽然,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但是很多汗症情况复杂,尤其夹杂情绪因素就更加难调,调理周期更长。 所以,还是说一下,防重于治啊。 因此,产后妈妈的合理饮食,根据个人体质科学调补,随着大家生活质量的需求提高,应该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好北京白癜风专业的医院
|